[发明专利]基于信号探针封装释放的非固定型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6813.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川;孙欢欢;张紫薇;宋孟邻;赵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6 | 分类号: | G01N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号 探针 封装 释放 固定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应用 | ||
1.基于信号探针封装释放的非固定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表面带正电的ITO传感电极的制备及MSN封装控释元件的制备;
所述的表面带正电的ITO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为:将预处理后的ITO玻璃放入至APTES溶液中浸泡5-6h,制得表面带正电的ITO传感电极;
所述的MSN封装控释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模板法制备MSN;
2)通过摇动扩散过程将K3[Fe(CN)6]信号分子封装到MSN的孔道中,得到K3[Fe(CN)6]封装后的MSN分散液;
3)利用APTES对步骤2)中的K3[Fe(CN)6]封装后的MSN分散液进行处理,使MSN表面带正电荷,得到MSN-NH2分散液;
4)通过静电作用将适配体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结合在步骤3)中的MSN-NH2表面上,制得MSN封装控释元件;
所述的APTES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的MSN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步骤1)中,所述的MSN的制备过程为:将CTAB溶于水中,之后加热至80-90℃,并依次加入NaOH溶液、TEOS,之后继续搅拌2.5-3.5h,经洗涤、干燥、煅烧后,即制得所述的MSN;
所述的CTAB为十六烷基溴化铵,所述的TEOS为正硅酸乙酯;
煅烧过程中,温度为500-550℃,煅烧时间为5-6h;
步骤2)具体为:将制得的MSN超声分散到无水乙醇中,之后加入K3[Fe(CN)6]溶液,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轻摇10-12h,使K3[Fe(CN)6]进入MSN的孔道中,得到K3[Fe(CN)6]封装后的MSN分散液;
步骤3)具体为:向K3[Fe(CN)6]封装后的MSN分散液中加入APTES,并搅拌6-7h,得到带正电的MSN-NH2,经洗涤后重新分散到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MSN-NH2分散液;
步骤4)具体为:将适配体溶液与MSN-NH2分散液混合,并在室温下搅拌孵育4-5h,使带负电的适配体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MSN-NH2表面,得到MSN/K3[Fe(CN)6]-APT分散液,之后向MSN/K3[Fe(CN)6]-APT分散液中加入RGO溶液,混合均匀后轻摇5-6h,经洗涤后重新分散到Tris-HCl缓冲溶液中,得到MSN/K3[Fe(CN)6]-APT-RGO分散液,即为含有MSN封装控释元件的分散液;
所述的传感器用于对水环境中的阿特拉津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探针封装释放的非固定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TO玻璃的预处理过程为:将切割后的ITO玻璃依次放入NaOH溶液、丙酮、乙醇和水中,分别超声清洗10-15min,之后置于空气气氛中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号探针封装释放的非固定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GO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配成0.20-0.25mg·mL-1的水溶液,并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胆的高压反应釜中,于175-185℃下反应5.5-6.5h,即得到RGO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8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