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炉双级废矿物油再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525.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宁登科;王宜波;张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宁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471026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炉双级废 矿物油 再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单炉双级废矿物油再生装置,包括原料罐一和原料罐二、进料泵、换热器一、换热器二、换热器三、加热炉、常压塔,原料罐一和原料罐二、进料泵、换热器一、换热器二、换热器三、加热炉和常压塔两两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通,常压塔上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顶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常压塔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顶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包括换热器一、轻油罐、出料泵一、精制罐一、过滤泵、轻油过滤器,换热器一、轻油罐、出料泵一、精制罐一、过滤泵、轻油过滤器两两之间依次通过管道连通,轻油过滤器上设有轻油阀门和出料口一。本发明的优点:具有一炉双塔、节省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油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单炉双级废矿物油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日益匮乏和自然环境质量快速下降,世界各国能源环保专家都在努力探索、开发节能、环保产品来改善现实严峻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对废废油再生处理的设备。
现有的废油再生装置基本都是一炉一塔的形式,其一套设备基本只能分离处理出一种形态的油出来,若想将不同形态的油均分离出来,需要用到若干套设备,便需耗费较大的能量,大大增加了废油再生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种一炉双塔、节省成本的单炉双级废矿物油再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单炉双级废矿物油再生装置,包括原料罐一和原料罐二,所述原料罐一和原料罐二上面均设有进油口,所述原料罐一和原料罐二下面通过管道共同连通设有进料泵,所述进料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换热器一,所述换热器一的上面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换热器二,所述换热器二的上面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换热器三,所述换热器三的上面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侧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常压塔,所述常压塔上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顶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所述常压塔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所述顶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常压塔上面相连通的换热器一,所述换热器一的下面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轻油罐,所述轻油罐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出料泵一,所述出料泵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精制罐一,所述精制罐一的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过滤泵,所述过滤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轻油过滤器,所述轻油过滤器上设有轻油阀门和出料口一,所述轻油罐的上面还通过管道连通设有真空压力控制结构,所述真空压力控制结构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炉相连通和与所述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相连通,所述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的排渣出口侧面处通过管道与所述原料罐一和所述原料罐二上面相连通,所述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与所述原料罐一、原料罐二相连通的管道中间处连通设有循环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一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常压塔下面相连通的中间泵,所述中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减压塔,所述减压塔上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顶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二,所述减压塔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二。
作为改进,所述顶线排出处理结构二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减压塔上面相连通的换热器二,所述换热器的下面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基础油罐,所述基础油罐下面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出料泵二,所述出料泵二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精制罐二,所述精制罐二的下面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泵相连通,所述过滤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通设有基础油过滤器,所述基础油过滤器上设有基础油阀门和出料口二。
作为改进,所述底线产品处理排出结构二包括通过管道与所述减压塔下面相连通的出料泵三,所述出料泵三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器三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三下面一端连通设有排渣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宁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宁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