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517.7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石锋;李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宝路加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51/00;C08F220/58;C08F220/34;C08F220/54;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易文学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泥型聚 羧酸 水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引发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功能化β‑环糊精、功能化添加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溶液;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3‑巯基丙酸、抗坏血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溶液;将第二溶液分为两份,分别加入第一溶液、第三溶液中混合均匀;最后,再混合加热反应,冷却后调节pH,即得。本发明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保坍性、旱强性、适应性和分散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普通减水剂,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盐系等高效减水剂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中,聚羧酸减水剂作为高性能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与水泥、混凝土良好相容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桥梁及隧道等方面。但是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砂石中的泥含量十分敏感,对泥土有较强的吸附趋势,在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保持性、强度等,限制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目前主要通过清洗砂石或增加减水剂用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研究一种性能优良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S2将引发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
S3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功能化β-环糊精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溶液;
S4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3-巯基丙酸、抗坏血酸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溶液;
S5将步骤S3得到的第二溶液分为重量相等的两份,分别加入步骤S1得到的第一溶液、步骤S4得到的第三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溶液、第五溶液;
S6将S5得到的第四溶液、第五溶液混合均匀,加热反应,然后冷却,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即得到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优选的,一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S2将1-3重量份引发剂加入10-3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
S3将60-80重量份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10-20重量份功能化β-环糊精加入30-4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溶液;
S4将3-5重量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5-10重量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8重量份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5重量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3-6重量份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0.1-0.6重量份3-巯基丙酸、0.5-1.5重量份抗坏血酸加入40-50重量份水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溶液;
S5将步骤S3得到的第二溶液分为重量相等的两份,分别加入步骤S1得到的第一溶液、步骤S4得到的第三溶液中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溶液、第五溶液;
S6将步骤S5得到的第四溶液、第五溶液混合均匀,加热至80-90℃反应2-5h,然后冷却至25-35℃,再加入20-40wt%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6-7,即得到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宝路加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宝路加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