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471.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拓矢;西部雄贵;日置智也;大野雅人;小出洋辅;稻田和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制造 装置 方法 | ||
在此公开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1)具备输送装置(10)、压辊(20)和粘接剂赋予装置(50)。输送装置(10)输送活性物质层(3)。压辊(20)具有使集电箔(2)附着的作为圆筒面的箔附着面(21)。压辊(20)使附着于箔附着面(21)的集电箔(2)旋转移动到由输送装置(10)输送来的活性物质层(5)的表面,并且,在压辊(20)与输送装置(10)之间压制集电箔(2)和活性物质层(3)。粘接剂赋予装置(50)设在通过通过压辊(20)的箔附着面(21)而旋转移动的集电箔(2)的移动路径上,对附着于压辊(20)的集电箔(2)赋予粘接剂。
技术领域
本教导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终端等便携式电源、或EV(电动汽车)、HV(混合动力汽车)、P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作为二次电池的一例,正在开发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中,依次层叠有第1集电体、第1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第2活性物质层和第2集电体。如果层叠后的多个层的相对位置偏移,则电池性能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抑制多个层的位置偏移,提出了将彼此邻接的2个层粘接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全固体电池是通过由热塑性树脂粘接第1集电体和第1活性物质层而制造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7-2043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以往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将粘接剂配置于待粘接的层之间的状态下,通过使用平板在层叠方向上加热压缩多个层,来粘接多个层。该方法中难以缩短制造时间。因此,希望能够更合适地粘接多个层的方法。
本教导的典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合适地粘接构成电池的多个层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此公开的一方式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是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层叠而成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装置、压辊和粘接剂赋予装置,上述输送装置以在支持面上支持上述活性物质层的状态输送上述活性物质层,上述压辊具有箔附着面,上述箔附着面是使从外部供给的上述集电箔附着在其上的圆筒面,上述压辊以圆筒面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由此使附着于上述箔附着面的上述集电箔旋转移动到由上述输送装置输送来的上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并且,上述压辊在其与上述输送装置的上述支持面之间将上述集电箔和上述活性物质层沿厚度方向压制,上述粘接剂赋予装置设在通过上述压辊的上述箔附着面而旋转移动的上述集电箔的移动路径上,对附着于上述压辊的上述集电箔赋予粘接剂。
根据本公开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装置,能够一边利用压辊使集电箔旋转移动,一边将被赋予了粘接剂的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层叠而进行压制(压缩)。因此,与使用平板等按压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短时间内粘接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
在此公开的制造装置的一优选方式中,粘接剂赋予装置具备粘接剂辊。粘接剂辊具有粘接剂接触面,粘接剂接触面是与粘接剂接触的圆筒面。粘接剂辊以与压辊的旋转轴平行的轴为旋转轴旋转,由此调整附着于压辊的箔附着面的集电箔上的粘接剂的厚度。
在使用平板对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进行压制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压制时间,可以使集电箔与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粘接剂厚度变薄。但是,如上所述,在使用平板的情况下难以缩短制造时间。另外,在利用压辊简单地压制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的情况下,由于施加压制压力的时间变短,所以集电箔与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粘接剂厚度不会变薄,全固体电池的层叠体形状可能杂乱。如果叠层体形状杂乱,则会产生电池性能的劣化等。对此,通过利用粘接剂辊预先调整(减薄)附着在集电箔上的粘接剂的厚度,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在短时间内粘接,并且层叠体形状也不容易杂乱。因而,集电箔和活性物质层被更合适地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