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诱导剂合成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83138.6 | 申请日: | 2021-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俊;王百年;陈小龙;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C01C1/16;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诱导剂 合成 纳米 碳酸钙 制备 工艺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基于复合诱导剂合成纳米碳酸钙制备工艺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氯化铵粉末溶解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电石渣,并在室温下反应完全后,除去反应液中固体杂质,得到电石渣浸取液;
步骤200:将所述电石渣浸取液置于封闭的常压反应釜中,并加入复合诱导剂,调节所述常压反应釜的温度至预设温度后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并在封闭状态下同时搅拌所述常压反应釜内的反应溶液进行反应,并实时监测反应溶液的pH值,并在pH达到预设值时停止通入二氧化碳以完成沉淀过程;
其中:
在所述常压反应釜内设置有多个同心的环形区域;
将所述电石渣浸取液加入所述常压反应釜,使得所述电石渣浸取液分成多个部分以分别填充至多个所述环形区域中;
通过抬高全部所述环形区域,并且使得每一个所述环形区域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
逐个地向所述环形区域充入二氧化进行碳化,使得不同的所述环形区域内先后发生沉淀反应;
步骤300:在所述沉淀过程结束后对反应溶液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滤饼;
步骤400:所述滤饼经洗涤、干燥后即为纳米碳酸钙样品,其中,所得滤液为氯化铵溶液,循环使用于电石渣浸取液的制备;
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装所述电石渣浸取液的反应釜体(1)、用于调节所述反应釜体(1)内温度至预设温度的控温装置(4)、用于向所述反应釜体(1)内通入二氧化碳的控气装置(2)、用于在所述控气装置(2)通入二氧化碳时调节所述反应釜体(1)内气压不变的控压装置(3)、搅拌装置(5)、用于实时监测反应溶液的pH值以在pH达到预设值时停止所述控气装置(2)通入二氧化碳的pH监测模块;
所述控压装置(3)包括形成于所述反应釜体(1)内的缓冲加热腔(31),在所述缓冲加热腔(31)内嵌套有稳压加热腔(32),在所述稳压加热腔(32)的一侧设置有增压阀(33),在所述稳压加热腔(32)的另一侧设置有减压阀(34);
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设置于所述稳压加热腔(32)内的旋转伸缩轴体(51),所述旋转伸缩轴体(51)的顶端贯穿所述稳压加热腔(32)并转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体(1)上,且在所述旋转伸缩轴体(5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旋转伸缩轴体(51)转动时展开、静止时合拢的阶梯式承装腔(52);
所述阶梯式承装腔(5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伸缩轴体(51)的圆板体(521),在所述圆板体(521)的外侧纵向滑动地嵌套有活动嵌套有第一环体(522),在所述第一环体(522)的外侧纵向滑动地嵌套有第二环体(523);
在所述第一环体(522)上周向地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524),在所述第二环体(523)上周向地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5215),所述第一凹槽(524)与所述第二凹槽(5215)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凹槽(524)通过活动连通结构与对应所述第二凹槽(52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通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5215)的靠近所述第一凹槽(524)的一侧侧壁上的活动腔(525),在所述活动腔(525)内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526)纵向伸缩安装有连通壁(527),在所述第一凹槽(524)的靠近所述第二凹槽(5215)的一侧侧壁上具有用于按压所述连通壁(527)的施压壁(528),在所述施压壁(528)上开设有流通道(529),在所述流通道(529)的靠近所述第二凹槽(5215)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复位件(5210)纵向滑动地安装有封端板(5211),在所述流通道(529)正对所述封端板(5211)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5212),且所述封端板(5211)的底端密封嵌套在所述贯穿槽(5212)内;
在所述活动腔(525)内安装有用于贯穿所述贯穿槽(5212)并将所述封端板(5211)顶出的顶出板(5213),在所述顶出板(5213)上开设有通过孔(52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31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