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1700.1 | 申请日: | 2021-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8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麻育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0;B60R16/023;B60R1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器盒,其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第一弧形块,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块数量相等的第二弧形块,当所述底座与上盖连接时,各第二弧形块分别位于各第一弧形块的正下方,且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之间围合形成有供导线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朝向通孔的一侧均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分别通过一组驱动件驱使其向穿设在通孔中的导线形变。本申请具有能够提高穿设在通孔中导线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上的用电设备及电器功能日渐丰富,需要的继电器和保险丝数量也越来越多。汽车电器盒是整车电路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安装有继电器和保险丝等电子元件,用于承担整车电源的输送、分配工作。
为实现汽车上用电设备与电器盒中电子元件的电连接,电器盒上常穿设有用于连接用电设备与电子元件的导线。相关技术中的电器盒一般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连接时形成有供导线穿出的通孔。然而由于通孔的孔径恒定,若导线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孔径,则穿设在通孔中的导线容易松动,导线的稳定性差,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穿设在通孔中导线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器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器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器盒,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第一弧形块,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连接有与第一弧形块数量相等的第二弧形块,当所述底座与上盖连接时,各第二弧形块分别位于各第一弧形块的正下方,且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之间围合形成有供导线穿出的通孔;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朝向通孔的一侧均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分别通过一组驱动件驱使其向穿设在通孔中的导线形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电器盒中电子元件相连的导线由通孔穿出,以与安装在汽车上的用电设备相连。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抵挡在导线的外侧,使得导线与电器盒的连接端不易产生大幅位移。若导线的直径小于通孔的孔径,在导线穿设于通孔后,操作人员可利用驱动件使弹片向靠近导线的一侧形变,使得弹片压紧导线,以阻碍导线穿设在通孔的部分移动,提高了导线的稳定性,从而使导线与电子元件的连接部不易断裂损坏,有利于保障电子元件和用电设备的有序工作、延长电器盒的使用寿命。使用时无需频繁更换电器盒,节约了电器盒的生产用料和更换成本,节能环保。
此外,第一弧形块与上盖可拆卸、第二弧形块与底座可拆卸,操作人员还可根据导线的直径对应更换不同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以使通孔的孔径与导线的直径相适配。电器盒能够适用于连接不同直径的导线,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与盖板固定连接的若干第一固定弧块,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侧壁的若干第二固定弧块,所述第一固定弧块、第二固定弧块的数量均等于第一弧形块的数量,所述第一弧形块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固定弧块上、第二弧形块可拆卸设置在第二固定弧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块连接在第一固定弧块上、第二弧形块连接在第二固定弧块上,增大了第一弧形块与上盖的连接面积、第二弧形块与底座的连接面积,提高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稳定性及对导线的定位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块靠近第一固定弧块的侧壁上固定有弹性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弧块靠近第一弧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块过盈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弧形块靠近第二固定弧块的侧壁上固定有弹性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固定弧块靠近第二弧形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过盈配合的第二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块与第一固定弧块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槽过盈配合相连,第二弧形块与第二固定弧块通过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槽过盈配合相连。装配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时无需借助扳手等工具,一方面具有操作简便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安装到位后的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