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9871.0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乔磊磊;谷海波;吴科建;陈俊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蓄电池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本发明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电池容置仓、绑带、含有塑料的托盘本体和含有金属的第一支架,所述托盘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电池容置仓,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挂耳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托盘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所述挂耳部沿所述电池容置仓设置,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耳部连接,所述绑带与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电池容置仓,所述挂耳部设置线束安装孔,所述线束安装孔用于固定线束,位于所述挂耳处的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挂耳部所在的面大致平行。本发明解决了蓄电池在受到挤压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汽车碰撞通常分为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以及翻滚和行人碰撞等情况。正面碰撞事故发生比例最高且伤亡率最高,如何降低正面碰撞中乘员的伤害以及保证在事故中能够在第一时间抢救乘员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提升车身结构强度保证车身结构完整性外,如何保证在事故后车门能够正常开启也是车辆设计的必备要求;
通常情况下,传统燃油车的四门系统均采用电子锁控制,而电子锁的供电则由发动机舱的低压蓄电池所提供,因此如何保护发动机舱的低压蓄电池,也就是保证在碰撞中保护低压蓄电池不掉电,不断电,保证四门电子锁能够正常打开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难题;另外,在实际事故中,保证低压蓄电池避免受到挤压起火也是必要的设计要求。
如何保护低压蓄电池,常规的蓄电池托盘仅仅固定在托盘上,并无其它多余的保护措施,在实际事故中极易引起挤压着火或者断电,对车辆乘员及其它事故车辆带来很多风险;常规托盘通常采用金属结构或者塑料托盘,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固定,有的采用绑带固定,有的采用金属条螺接捆绑等方式固定蓄电池。
现有技术的蓄电池托盘或者保护装置,多为金属结构或者塑料托盘方式,如果采用金属固定,需要采用冲压工艺成型,需要拉延、冲孔、修边定形等多步骤完成,重量较高,对轻量化不利;传统的多采用垂向安装,固定不牢固;另外,传统的保护装置对电池边缘或者棱边保护较少,容易让电源受到挤压破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及汽车,能够有效解决蓄电池在故障时受到挤压发生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装置,用于容置蓄电池,包括电池容置仓、绑带、含有塑料的托盘本体和含有金属的第一支架,所述托盘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电池容置仓,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容置仓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两端的挂耳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托盘本体的下端面设置,所述挂耳部沿所述电池容置仓设置,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耳部连接,所述绑带与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电池容置仓,所述挂耳部设置线束安装孔,所述线束安装孔用于固定线束,位于所述挂耳处的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挂耳部所在的面大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挂耳部还设置挂点,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挂点与所述绑带的两端连接,以使得所述绑带与所述第一支架包覆所述电池容置仓。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本体具有沿第一方向的延伸的部分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部分,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重合,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挂耳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一子板、第二子板和第三子板,所述第三子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板连接,所述第三子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靠近所述电池容置仓的一端设置,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覆于所述电池容置仓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9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