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7174.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红;苏子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自动化 生产 用具 持续 功能 自动 卷绕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传输带和机械臂,所述传输带具有传输正极片、负极片进行上料的作用,且正极片和负极片于传输带表面呈交错状分布;隔膜,所述隔膜安置于出膜台的表面;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于滑轨架的顶部,该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通过对合拢后的正极片、负极片的两侧面进行夹持转动可使得隔膜被卷绕至其表面,有利于使得卷绕后的隔膜无歪斜,同时避免夹具被隔膜缠绕,从而进一步解决隔膜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产生间隙,同时隔膜在卷绕前表面点缀涂有胶液,可提高隔膜卷绕后的稳固性,避免发生松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芯通常是在正、负极片之间放置隔膜,再使正、负极片重叠,此时隔膜将正、负极片隔开,最后通过对正、负极片进行转动使得隔膜缠绕于正、负极片表面,从而完成卷绕作业。
现有的正、负极片在卷绕隔膜时需要通过夹具将两者夹紧,但导致卷绕时隔膜易缠绕于夹具表面,导致夹具无法从正、负极片表面分离,同时导致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正、负极片在卷绕隔膜时需要通过夹具将两者夹紧,但导致卷绕时隔膜易缠绕于夹具表面,导致夹具无法从正、负极片表面分离,同时导致隔膜与正、负极片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用具持续上料功能的自动卷绕机构,包括:
传输带,
所述传输带具有传输正极片、负极片进行上料的作用,且正极片和负极片于传输带表面呈交错状分布;
出膜台,所述出膜台设置于传输带末端的左侧;
隔膜,所述隔膜安置于出膜台的表面;
涂胶辊,所述涂胶辊设置于隔膜的上表面,且涂胶辊的一端通过管道与胶液箱连接;
取膜件,所述取膜件设置于传输带末端的右侧;
滑轨架,所述滑轨架设置于传输带的上方;
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于滑轨架的顶部;
机械臂包括:
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之间关于机械臂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活动板与机械臂之间呈活动连接;
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活动板的外侧,且转动电机与机械臂之间呈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取膜件包括:
伸缩推杆,所述伸缩推杆左端呈“C”型状结构;
微型推杆,所述微型推杆设置于伸缩推杆的左端顶部;
夹膜板,所述夹膜板连接于微型推杆的底部;
错位夹点,所述错位夹点设置于夹膜板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夹膜板通过微型推杆构成升降结构,且错位夹点均匀分布于夹膜板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涂胶辊包括:
吸胶棉体,所述吸胶棉体凸出于涂胶辊的表面,且吸胶棉体的凸出部分呈球形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涂胶辊还包括:
电热线,所述电热线位于吸胶棉体之间,且电热线呈环形状分布于涂胶辊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7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