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冷凝汽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73195.6 | 申请日: | 2021-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清;黄骞;王淼;曹文广;李诚;沙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F28B9/02;F28B9/00;F28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袁榕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凝汽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凝汽器及其控制方法。空冷凝汽器包括:排气管道、第一翅片管束、第二翅片管束、第一冷凝箱、第二冷凝箱,第二翅片管束与第一翅片管束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换热腔体;风机设置于开口处;导流组件设置于换热腔体内,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导流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之间具有夹角θ,夹角的大小能够变化。空冷凝汽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将导流组件设置于换热腔体内;获取P1、P2、Tain、Taout、Ts;控制器根据获得的至少部分参数调节夹角θ。该空冷凝汽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工况,可以根据实时环境工况进行灵活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空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空冷凝汽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凝汽器是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的一种换热器,又称复水器。凝汽器主要用于汽轮机动力装置中,有水冷凝汽器和空冷凝汽器两种,二者分别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冷却媒介,以管束换热方式吸收汽轮机乏汽的热量。由于水冷凝汽器需要消耗大量水源,且结构复杂,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而空冷凝汽器完全利用空气换热,对于水源要求较低,在内陆坑口电厂获得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空冷凝汽器以空气作为冷却媒介,其运行效果极易受极端环境温度影响。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一些在风机出口处加装导流装置的设计,然而,这类导流装置工作时的灵活性较差,无法根据实时环境工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冷凝汽器,该空冷凝汽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工况,可以根据实时环境工况进行灵活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空冷凝汽器,包括:
排气管道;
翅片管束组件,所述翅片管束组件包括第一翅片管束与第二翅片管束,所述第一翅片管束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翅片管束连通的第一冷凝箱;所述第二翅片管束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翅片管束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翅片管束连通的第二冷凝箱,所述第二翅片管束与所述第一翅片管束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翅片管束与所述第一翅片管束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换热腔体;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风机用于使气流流入所述换热腔体;
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体内,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多个供所述气流通过的通孔,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部与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之间具有夹角θ,所述夹角的大小能够变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风机的出口侧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导流组件的出口侧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风机的入口侧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翅片管束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排气管道的端部区域、所述第二翅片管束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排气管道的端部区域均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翅片管束上靠近所述第一冷凝箱的端部区域、所述第二翅片管束上靠近所述第二冷凝箱的端部区域均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导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组件仅包括第一导流板,所述翅片管束组件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长度为L1,L1≤L;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翅片管束组件的顶端的高度差为H1,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翅片管束组件的底端的高度差为H2,H2<H1;所述第一翅片管束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翅片管束的底端之间的宽度为W,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单侧宽度为W1,W1<min{0.5H1,H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与驱动件,所述第一导流部与所述第二导流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部、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滑块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3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揉搓抛光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