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小球藻孵化石斑鱼的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72512.2 申请日: 2021-06-17
公开(公告)号: CN113907022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1
发明(设计)人: 黄成潭;潘军;叶蕾;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A01K61/17;A01K61/40;C12N1/12;C12R1/89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张柳
地址: 571152 海南省海口市国家高新技术***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采用 小球藻 孵化 石斑鱼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石斑鱼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小球藻孵化石斑鱼的育苗方法。本发明通过自行生产的天然绿色微藻产品,运用到石斑鱼室内工厂化育苗环节,突破石斑鱼孵化成活率极低、污染严重等难题,打通室内工厂化育苗全过程,为的石斑鱼室内工厂化育苗转型提供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斑鱼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小球藻孵化石斑鱼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斑鱼属于鲈形目,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多栖息在珊瑚礁和海底碎石的缝隙中,不作远距离洄游。石斑鱼体色多变,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市面上石斑鱼被视为名贵海产。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推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斑鱼常出现在高级酒店和餐厅,售价高且供不应求,在经济利益的拉动下,石斑鱼养殖业迅猛发展。

石斑鱼养殖是目前在国内的第四大养殖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对石斑鱼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我国石斑鱼产量逐年上升。石斑鱼的年度养殖增量超过21%,其增长率远超排名在前的鲈鱼,鲆鱼。石斑鱼成为除大黄鱼之外唯一一个持续且快速增长的品种。

目前石斑鱼外塘露天孵化(从鱼卵到03#号筛小苗的过程)因受天气、水质、饵料等因素影响,孵化成功率极低。即使孵化出鱼苗基本上成活率都低于5%,且鱼苗质量不高。当前在室内工厂循环水孵化这块,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最成功的一次,也才做到育苗成活率12.5%,但是同样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育苗成功率低。

石斑鱼从03#(3公分)小苗养殖到15公分的过程称之为标粗,该过程中由03#小苗转为4-5公分鱼苗阶段极其容易全军覆没,主要原因有两点:

1、03#小苗来自外塘孵化,自身潜在病毒感染风险、或是体质免疫力低下,极易夭折。

2、在这个阶段苗种本身抵抗力弱,更容易受外界水体中有害病菌感染。且越是感染,养殖户越用药物,导致病菌抗药性加大,同时受污染水质排放到沿海后,使得外源水质携带病菌数量也急剧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东南亚各国、科威特及中国等地相继开展石斑鱼人工繁殖的研究,从产业化生产的角度,中国最早取得成功。

而在我国,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取得了青石斑人工繁殖的成功,此后中科院海洋所取得了赤点石斑鱼、巨石斑鱼人工繁殖的成功等。陈国华所在的海南大学海水鱼类繁育研究团队在1998年获得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项目的资助,开始启动了具有海南特色、可推广的石斑鱼人工繁育研究。

国外品种研发目前呈现着高产和优质并重的发展趋势,国际种业体系呈现“以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特征,国际种业市场格局呈现垄断化发展态势。而反观中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情况:遗传育种、原良种体系建设逐渐完善,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目前我国水产种业仍然存在着进口国外苗种多;良种化水平不高,遗传改良率低等问题,与国际化的大种业公司相比,多数水产种业公司还相对较小,其核心竞争力和行业优势尚未形成。

传统的石斑鱼孵化繁育模式,均是以外塘露天孵化为主。因受天气、水质、饵料等因素影响,孵化成功率极低。而就算孵化出鱼苗了,基本上成活率都是低于5%,且鱼苗质量不高。而当前室内工厂循环水孵化这块,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最成功的一次,也才做到育苗成活率12.5%,但是同样存在着种种问题导致育苗成功率低。同时,粗放式养殖、病虫害频发、鱼苗成活率极低,为保存货量滥用抗生素等违禁药品,导致鱼类含有药性产品品质下降,并严重污染水质。

石斑鱼苗的孵化环节的成功率是行业难点,孵化成功率较低,且十分不稳定,约0.1-10%。孵化过程中高死亡率的三个阶段为鱼苗开口期,开翅期和收翅期(表1)。

表1石斑鱼孵化育苗三大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绿藻世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