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阻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181.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章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瑞阳 |
主分类号: | D03D15/217 | 分类号: | D03D15/217;D03D15/20;D03D15/47;D03D15/513;D03D15/50;D04B1/24;D04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阻燃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菌阻燃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该面料是由改性棉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质量比为(0.85‑1):1制成;所述改性棉纤维中添加了5‑10wt%的抗菌阻燃添加剂,所述抗菌阻燃添加剂为将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铝微球包被于壳聚糖‑肉豆蔻酸复合的笼形结构中,所述抗菌剂的含量为1‑7wt%;所述纳米氧化铝微球的含量为15‑22%。本发明通过将改性棉纤维和竹炭纤维混合纺纱,制得的面料对于抗菌抑菌、防霉、防虫、阻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阻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衣着的要求逐渐趋向多样化、多功能化,例如沙滩服、登山服等户外休闲服装面料市场的需求逐渐旺盛,但户外休闲服装面料对产品的阻燃和抗菌等功能性要求较高,常用工艺是对涤纶等化纤长丝面料进行涂层等后整理,制成具有阻燃和抗菌等功能的功能性面料。但上述工艺生产出来的户外休闲面料存在后加工环节多、透气透湿性差、功能持久性差的缺陷。利用不同纤维的性能各异,各具优缺点,通过混纺交织复合可以取长补短,大大改善户外休闲面料的性能。但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寄生体除了对人体的危害之外还会污染纤维,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现在市场上的抗菌面料一般采用棉纤维、竹炭纤维等材料纺织而成,但是面料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特别在医疗方面,一般的面料抗菌效果不明显,保健效果功能更是微乎其微,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专利CN106072942A公开了一种纳米抗菌面料,包括: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纳米氧化锌、纳米玉石粉、竹炭纤维、甲壳素纤维、纳米银离子纤维、乙氧基喹啉、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醋酸纤维,所述的纳米抗菌面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以下重量份:氟丙烯酸酯聚合物1-4份、纳米氧化锌2-5份、纳米玉石粉3-6份、竹炭纤维2-4份、甲壳素纤维5-10份、纳米银离子纤维1-7份、乙氧基喹啉2-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3-6份、醋酸纤维1-5份。该发明提供的纳米抗菌面料,环保无污染、成本低廉、柔软滑爽,悬垂性好,透气保暖,保暖性好。然而,纳米材料与面料基材相容性不佳,面料抗菌性能稳定性不佳,且使用的纳米银离子纤维价格较高。
专利CN 106048844 B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混纺织造:蛭石改性涤纶纤维10-20份,棉纤维40-80份,莫代尔纤维10-30份,锦纶纤维10-30份,天竹纤维40-80份,云母纤维10-20份,天丝5-20份;然后经过抗菌整理液处理。该面料具有阻燃、抗菌功能,而且制备的面料柔软、凉爽、抗起球、透气、吸湿性好,但原料蛭石改性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复杂,从而提高了原料成本。
因此如何制得的一种同时具有高效阻燃、抗菌性能的面料,并提高其柔软性、透湿性、功能持久性等也是当今开发多功能面料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菌阻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改性棉纤维和竹炭纤维混合纺纱,制得的面料对于抗菌抑菌、防霉、防虫、阻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阻燃面料,该面料是由改性棉纤维和竹炭纤维按照质量比为(0.85-1):1制成;所述改性棉纤维中添加了5-10wt%的抗菌阻燃添加剂,所述抗菌阻燃添加剂为将抗菌剂和纳米氧化铝微球包被于壳聚糖-肉豆蔻酸复合的笼形结构中,所述抗菌剂的含量为1-7wt%;所述纳米氧化铝微球的含量为15-2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菌阻燃添加剂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水相;
S2.将铝酸三烷基酯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铝酸酯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油相;
S3.将所述油相和所述水相混合后进行均质乳化,得到乳液,滴加氨水调节pH为9-10,反应10-15h,得到微球乳液,抽滤、干燥、煅烧、研细得到纳米氧化铝微球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瑞阳,未经章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设备智能检测与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电场调频模式下的有功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