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阀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2057.6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大喜;王建强;彭仁杰;陈礼敏;王新成;颜培男;陈晓宇;郑晓东;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4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角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阀杆组件、阀体、阀杆导向组件和阀杆导向套组件,所述阀座设置在阀体的下部,外壁与阀体出口段的内壁配合,用于将介质导出阀体;所述阀杆组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阀杆和阀头,其以阀头朝内伸入阀体中,通过在阀体内的往复直线运动控制阀体出口介质流量;所述阀杆导向组件具有阀杆导向1~6段、或阀杆导向和阀头导向共1~6段,其中阀杆导向设置在阀杆外部,阀头导向设置在阀头外部,用于在阀杆组件往复运动时对其导向;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通过阀盖法兰固定在阀体中,具有阀杆导向套1~5段、或阀杆导向套和阀头导向套共1~5段,其中阀杆导向套和阀头导向套分别套设在阀杆导向和阀头导向外部,且至少一段阀杆导向与阀杆导向套连为一体,存在阀头导向和阀头导向套时至少一段阀头导向与阀头导向套连为一体;
所述阀杆的最大直径为d1,所述阀头的最大直径为d2,所述阀杆导向的外径D1=(1.1~3)*d1,所述阀头导向的外径D2=(1.1~3)*d2,所述阀杆导向套的外径D3=(1.1~3)*D1,所述阀头导向套的外径D4=(1.1~3)*D2;所述阀杆导向组件中单段阀杆导向或阀头导向的长度H1=0.2*d1~20*d1;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中单段阀杆导向套或阀头导向套的长度H2=0.1*d1~40*d1;
所述阀杆组件行程与分段的关系包括:所述阀杆组件的行程M≤1*d1时,所述阀杆导向的数量为1~2段,所述阀头导向的数量为0~1段;所述阀杆组件的行程在1*d1<M≤2*d1时,所述阀杆导向的数量为2~3段,所述阀头导向的数量为1~2段;所述阀杆组件的行程M>2*d1时,所述阀杆导向的数量为3段及以上,所述阀头导向的数量为1~3段;
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长度与分段的关系包括: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总长度H≤3*d1时,所述阀杆导向套的数量为1段,阀头导向套的数量为0段;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总长度3*d1<H≤10*d1时,所述阀杆导向套的数量为1~2段,阀头导向套的数量为0~1段;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总长度H>10*d1时,所述阀杆导向套的数量为2~4段,所述阀头导向套的数量为0~1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导向组件仅具有单个阀杆导向时,阀杆导向套与阀杆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所述单个阀杆导向、环状可压缩材料及金属硬支撑环,所述环状可压缩材料紧密包覆在阀杆上,所述金属硬支撑环与阀杆间隙配合;
所述阀杆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阀杆导向时,阀杆导向套组件与阀杆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所述的两个及两个以上阀杆导向、至少一段环状可压缩材料以及用于支撑和分隔相邻阀杆导向的金属硬支撑环,所述环状可压缩材料紧密包覆在阀杆上,所述金属硬支撑环与阀杆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导向组件具有单个阀头导向时,阀头导向套与阀头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所述单个阀头导向及金属硬支撑环,所述金属硬支撑环与阀头间隙配合,通过金属硬支撑环在阀头导向套与阀头形成的间隙内的填充,实施对所述阀头导向在间隙内的支撑;和/或
所述阀杆导向组件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阀头导向时,阀头导向套组件与阀头形成的间隙内安装有所述的两个及两个以上阀头导向、支撑和分隔相邻阀头导向的金属硬支撑环,所述金属硬支撑环与阀头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阀杆导向套时,相邻阀杆导向套通过对接部位加工螺纹段连接、焊接连接、过盈配合的机械形式连接,或者采用螺栓/螺钉/榫卯/花键的连接件形式连接,或者采用在对接部位同时连接导向连接块的方式连接;和/或
所述阀杆导向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阀杆导向套和阀头导向套时,相邻的阀杆导向套和阀头导向套通过对接部位加工螺纹段连接、焊接连接、过盈配合的机械形式连接,或者采用螺栓/螺钉/榫卯/花键的连接件形式连接,或者采用在对接部位同时连接导向连接块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0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