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数据隐式信息融合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2040.0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诠;张怡;刘梦瑶;刘睿华;呼延烺;魏佳圆;刘娟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1/32 | 分类号: | H04N1/32;G06T5/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晓飞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信息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隐式信息融合的方法,可对多源图像、数据进行信息的隐式融合,不改变图像数据量,融合后的图像看起来仍是一般图像,看不出含有数据,但合法接收者能从融合后图像数据中无损提取其他多源数据,同时也能根据预处理的编码信息高质量恢复图像数据,PSNR值明显提高,典型值可达34dB‑50dB。本发明把信息隐藏与多源数据融合结合起来处理,典型的融合容量可达50%,突破了传统融合方法难于高质量恢复多源图像、数据的问题,适用于各类图像数据融合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数据隐式信息融合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把多源数据融合在一幅图像中进行融合传输的方法,属于通信(如数据通信技术等)领域。
背景技术
多源信息融合是对多源信息进行合理使用和处理,从而可以综合利用信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对具有相似或不同特征模式的多源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及时、准确和集成的融合信息。传统信息融合的过程中信息是公开的,可以说传统信息融合仅考虑了“看得见”信息(可以称为显信息融合),没有考虑“暗”信息融合(隐式融合),因此信息融合效果有待增强。
传统多源信息融合没考虑多个源(图像等数据)的传输、信息保持问题,主要用来解决各个源的信息综合在一个源中,融合后的源是一种新的数据,其中包含其他多个源的部分信息,单个源本身的信息遭到损失,无法恢复。但是在卫星信息融合场景,卫星上的多个源数据(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低分辨率图像数据,其他数据等)在融合的同时,又要保持多个主要源图像的质量,特别是其他源是不相关数据的情况下,传统信息融合方法无法完成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数据预处理和信息编码特点,进行隐式信息融合,具有融合后多源数据无损恢复、图像数据高质量恢复的特点,能够根据预先编码处理,进行固定容量、大容量的信息隐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中看不出传统融合后的信息,而合法接收者可以正确恢复信息。典型融合容量可达50%,在12.5%到50%之间,PSNR介于30dB-50dB,典型值可达34dB-50dB,适用于各类原始数据融合传输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源数据隐式信息融合的方法,步骤如下:
(1)对主图像数据A1、数据A2、数据A3进行格式编排;
把A2和A3编排为数据A0,A0的总数据量不超过主图像A1数据量的1/2,其中A2、A3可以为原始数据或加密后数据;
所述主图像数据A1为L比特(L≥2)灰度图像,数据A0为按照K比特(K≤L/2)分组排列的数据。
(2)对主图像数据A1进行预处理,得到图像数据A和编码信息S;
(3)把数据A0和编码信息S隐藏到主图像数据A1中,得到融合后图像数据B;
(4)对图像数据B存储或传输;
(5)根据融合后的图像数据B逆处理得到恢复的数据A0,进而无损恢复出A2和A3;
(6)根据编码信息S对融合后的图像数据B的冗余区域进行处理,得到主图像数据A1的恢复图像数据A。
所述对主图像数据A1进行预处理,得到图像A和编码信息S的具体步骤如下:
设图像A1的量化比特数为L,当A0的总数据量为A1数据量的K/L(K≤L/2)时,根据A1的高K位,对A1的低K位进行逐位编码置换,遍历0-2^K-1种状态,得到2^K种图像数据并得到2^K种K位状态比特值,找出各图像数据与原主图像数据A1的峰值信噪比PSNR最大值,最大值对应的K位状态比特值为编码信息S,对应的图像数据为图像数据A。
所述把A0和编码信息S隐藏到主图像数据A1中,得到融合后图像数据B的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2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