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自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1970.4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立强;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西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吴航 |
地址: | 2642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自发电系统,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行车取力装置、发电机及电源变换器,其中,所述行车取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系统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入轴与所述传动系统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且呈轴向排布;所述电源变换器包括第一电源变换电路及第二电源变换电路,所述第一电源变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变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轴向分布单转子双定子的发电机连接两路电源变换电路为行车负载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车自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中的行车自发电系统通过配备发动机取力装置、发电机、电力电子变换器,可以为车载设备提供充足、稳定的直流、交流电源。目前行车自发电系统大多数应用在特种车辆中,为计算机、通讯、传感器等设备供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民用大型车辆比如抢险救灾车、临时通讯辅助车、直播车、房车等一些装载较多电气设备的车型,也开始装载行车自发电系统。
现有技术中,一般行车自发电系统安装空间狭小,尤其是发电机径向安装空间有限时,为了满足大发电功率有时采用左右两个对称发电机系统进行发电。但是两套系统从成本上和零件复杂性都不如单套发电机系统。不过单套系统在行车发电过程中由于没有冗余性或者备份性,若系统任意一点发生单点故障(如绕组短路、断路,电力电子变换器元件损坏等),系统将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自发电系统,包括行车取力装置、发电机及电源变换器,其中,所述行车取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系统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包括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输入轴与所述传动系统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径向外侧且呈轴向排布;所述电源变换器包括第一电源变换电路及第二电源变换电路,所述第一电源变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变换电路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电机还包括一机壳10,所述转子组件20、所述第一定子组件30及所述第二定子组件40均设置于所述机壳10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相对所述转子组件同轴设置,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结构与绕组设置为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一整流器、第一DC/DC模块及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适于连接行车负载;所述第二电源变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二整流器、第二DC/DC模块及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适于连接行车负载。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变换电路还包括第一辅助DC/DC模块,所述第一辅助DC/DC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辅助DC/DC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DC/DC模块和所述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变换电路还包括第二辅助DC/DC模块,所述第二辅助DC/DC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辅助DC/DC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DC/DC模块和所述第一逆变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源变换器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DC/DC模块、所述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二DC/DC模块及所述第二逆变器连接以提供备用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西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威海西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