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0971.7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鲍军辉;董辉;雷晓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15/00;C25B1/04;C25B9/65;C25B15/02;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6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再生能源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监控单元、电解制氢(4)、电解制氢电力源、燃料电池单元(6)、逆变器(7)和储氢单元(5),所述监控单元分别与电解制氢电力源、电解制氢(4)、燃料电池单元(6)和逆变器(7)无线连接,所述电解制氢电力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制氢(4)连接,所述电解制氢(4)连接所述储氢单元(5),所述储氢单元(5)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单元(6)的输入端,所述燃料电池单元(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7)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7)的输出端连接用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效率高、操作智能、存储和运输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是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现有能源资源日趋减少的矛盾。近年来氢能源动力广受关注,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等各方面也开始趋向于用氢能源代替传统发电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率。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燃料燃烧后又生成水,是一种燃烧无害、十分清洁的能源,氢在储存、输送上比电力损失小。现有的许多燃料电池系统都是借助于氢气瓶储氢供气,传统的氢存储与运输耗时较长,且往往需要庞大的钢制容器来存储,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对于各设备的启动、关闭以及数据采集等监控步骤多为人工操作,操作繁琐、复杂,且投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监控单元、电解制氢、电解制氢电力源、燃料电池单元、逆变器和储氢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分别与电解制氢电力源、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单元和逆变器无线连接,所述电解制氢电力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制氢连接,所述电解制氢连接所述储氢单元,所述储氢单元连接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用户。
所述监控单元包括触摸屏和控制管理器mcu,所述控制管理器mcu分别与电解制氢电力源、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单元和逆变器无线连接,所述控制管理器mcu与触摸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制氢电力源采用太阳能电池。
所述燃料电池单元包括燃料电池模块和直流变换模块,所述储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燃料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本发明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端及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储氢单元采用储氢合金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管理器mcu通过can2.0B分别与电解制氢电力源、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单元和逆变器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管理器mcu通过RS232与触摸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采用DMT32240T035_05WTC触摸屏。所述直流变换模块采用YDN48V70A48D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系统通过自然界的太阳能,利用水电解制氢,给燃料电池提供燃料,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可以直接转成日常生活中所需的交流电和直流电,可显著提高能源再生效率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
2)通过控制管理器mcu、触摸屏的互联设计能够实现智能化操作,相比于人工操作的投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触摸屏通过RS232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操作,效率高、数据传输稳定,且可实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关机等功能,环境适应强,且能够显著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