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70948.8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侃;刘喆;何述明;童文海;李华;汤一彪;陆倩文;陶俊;陈凯;杨笑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1.一种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金属件(1)与蜂窝件(2)的接缝处设有保护件(3);
S2:所述金属件(1)的待胶接面上设有胶体,所述蜂窝件(2)设于所述金属件(1)的待胶接面上,对所述蜂窝件(2)和所述金属件(1)进行压合,所述胶体固化膨胀以形成胶层;
S3:去除所述保护件(3)上表面的溢胶,并根据所需所述胶层的厚度的预期范围,调节所述保护件(3)的厚度;
S4:以所述保护件(3)的上表面为基准对所述胶层的上表面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所述保护件(3)包括多个压敏胶带,多个所述压敏胶带沿所述蜂窝件(2)的厚度方向依次叠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撕掉所述保护件(3)最上层的所述压敏胶带;
S32:根据所述胶层的厚度的预期范围,选择合适的所述压敏胶带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
S41:将打磨件的打磨面同时与所述保护件(3)的上表面、所述胶层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实现对所述胶层的打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
S42:通过检测件测量打磨后所述胶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
滑轨;
支撑座,沿第一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
测量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测量件包括检测头,当所述检测头与所述金属件(1)的上表面接触时,用于测量所述金属件(1)的厚度;当所述检测头与所述胶层的上表面接触时,用于测量所述胶层与所述金属件(1)的厚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定位件沿水平方向开设定位孔,所述检测头穿过所述定位孔,以实现对所述检测头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具体包括:
S421:将所述定位件放置于所述金属件(1)与所述蜂窝件(2)的接缝处,所述检测头穿设所述定位孔;
S422:固定所述滑轨,并将所述测量件的测量数值归零;
S423:将所述检测头与所述金属件(1)的上表面抵接,以得到所述金属件(1)的厚度;然后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支撑座,直至所述检测头与所述胶层的上表面抵接,以得到所述金属件(1)与所述胶层的厚度之和;
S424:所述金属件(1)与所述胶层的厚度之和减去所述金属件(1)的厚度,以得到所述胶层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
S43:若所述胶层厚度的测量值在预期范围内,所述胶层的打磨过程结束;若所述胶层厚度的测量值不在预期范围内,则选取合适的所述保护件(3),重新对所述胶层进行打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
S44:通过抽真空件吸附在所述胶层的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09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