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堵塞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8057.9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袁瑗;路利霞;张玉玲;武洪增;张凯;胡满义;袁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豫冠安全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B01D36/04;B62D5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娄柱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工程施工 堵塞 排水 装置 |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堵塞排水装置,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固定板底面的四周固定设置有气囊圈;固定板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前后两侧同侧的驱动轮的外侧活动绕设有履带;气囊圈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的内环壁上侧固定嵌设有过滤网;过滤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贯通设置有一号导液管,一号导液管上侧面的中部相贯通设置有伸缩管,二号导液管的上端固定穿过固定板后,通过三通接头与杂质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能够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排出,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泥沙堵塞水泵,且能够改变排水装置在基坑内的位置,方便进行不同位置的基坑排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堵塞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开挖之后需要对基坑内积水进行排水作业,以防止积水对施工造成影响;在对基坑进行排水作业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离心水泵接上排水管,然后用绳子拴住离心水泵将连接有排水管的离心水泵慢慢沿基坑放入到基坑内水面以下一定位置。
现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堵塞排水装置会出现水泵堵塞,操作繁琐的情况,为了水泵能够在基坑中进行抽水,通常需要工人根据自身经验实时重新调整水泵在基坑中的位置,使得水泵始终保持在水液面之下,且因为泥沙过多容易造成水泵堵塞,因此设备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水利工程施工用防堵塞排水装置,能够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排出,同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泥沙堵塞水泵,且能够改变排水装置在基坑内的位置,方便进行不同位置的基坑排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板、气囊圈、气泵、潜水泵、箱体、杂质泵、履带和一号电动推杆;固定板底面的四周固定设置有气囊圈,气囊圈上相贯通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与气泵的端口固定连接,气泵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顶面上;固定板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穿过箱体的顶面后,伸设在箱体的外侧;箱体外侧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号排泥管;气囊圈之间的固定板底面上垂直固定设置有数个一号电动推杆,数个一号电动推杆的下端均固定设置在驱动箱的顶面上,驱动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轮轴,轮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旋转穿设在驱动箱的前后两侧壁上,轮轴前后两侧的外端上均固定套设有驱动轮,前后两侧同侧的驱动轮的外侧活动绕设有履带;位于左侧的轮轴中部与减速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减速机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驱动箱的内底面上;气囊圈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呈环形设置,过滤箱的内环壁上侧固定嵌设有过滤网,过滤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数个二号排泥管,一号排泥管和二号排泥管上均通过螺纹旋转设置有密封盖;过滤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贯通设置有一号导液管,一号导液管上侧面的中部相贯通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通过管卡固定设置在气囊圈的内环壁上,伸缩管的上端相贯通连接有二号导液管,二号导液管的上端固定穿过固定板后,通过三通接头与杂质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杂质泵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上侧面上,杂质泵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箱体的内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一号电动推杆、气泵和潜水泵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气管上固定连接有压力计;通过压力计对气囊圈内部的气压进行及时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漂浮板,漂浮板的四周壁与箱体内部的四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漂浮板的四个角上均固定嵌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中部均活动插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上下两侧壁上;潜水泵设置在漂浮板的底面上;积水进入到箱体的内部时,泥沙沉淀在箱体的内底部,漂浮板将潜水泵始终保持在液位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豫冠安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豫冠安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