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8022.5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元;周俊波;姚博;常英;张铭;付克俭;赵金霞;张立;陈杏枝;吴学伟;詹璐;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胡涂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索钢齿块 锚固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混凝土塔柱内侧壁的塔壁连接件、与所述塔壁连接件固定的钢锚固齿块;所述塔壁连接件包括靠近所述混凝土塔柱内侧壁的壁板;所述钢锚固齿块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相似的腹板、固设在所述腹板斜上方的顶板、固设在所述顶板斜上方的锚垫板、垂直固设在两个所述腹板之间的两个互相平行的承压板;两个所述腹板均与所述壁板倾斜焊接固定,且两个所述腹板的右侧边中点与所述壁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同;拉索按照顺序穿过所述混凝土塔柱、所述顶板、所述锚垫板;所述承压板、所述腹板、所述顶板、所述壁板四者形成封闭式箱形结构,或所述承压板、所述腹板、所述顶板三者形成开放式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呈五边形状设置,所述腹板与所述顶板熔透焊接,所述腹板与所述壁板熔透焊接;所述承压板均与所述顶板、所述腹板、所述壁板固定连接形成传递拉索轴力的所述封闭式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呈不规则六边形设置,所述不规则六边形一边角圆弧过渡;所述腹板与所述顶板熔透焊接,所述腹板与和所述壁板熔透焊接;所述承压板均与所述顶板、所述腹板固定连接形成传递拉索轴力的所述开放式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锚固齿块还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承压加劲板、两个互相平行的腹板加劲板;所述承压加劲板均与所述承压板、所述顶板垂直,且所述承压加劲板与所述腹板平行;两个所述腹板加劲板均为矩形板,且两个所述腹板加劲板均与所述腹板、所述顶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压加劲板位于所述承压板中间;两个所述承压加劲板为第一加劲板、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为带切口的矩形板,且所述第一加劲板与所述承压板、所述顶板两者固定连接,为所述承压板进行局部加劲;所述第二加劲板为不规则四边形板,所述第二加劲板与所述壁板、所述承压板、所述顶板三者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加劲板与所述承压板位置对应,且所述腹板加劲板与所述腹板、所述顶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垫板与所述顶板的中心处均设有与所述拉索规格相匹配的通孔,位于所述锚垫板的通孔为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顶板的通孔为第二通孔,所述拉索按照顺序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拉索与所述锚垫板互相垂直,所述拉索与所述顶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共轴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两者周边磨光顶紧后围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壁连接件还包括PBL开孔板、栓钉;所述PBL开孔板呈“T”形设置,且所述PBL开孔板与所述壁板连接;所述栓钉与所述壁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塔柱内腔的边跨和中跨侧各设置一组所述斜拉索钢锚固齿块结构;一组所述斜拉索钢锚固齿块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钢锚固齿块。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斜拉索钢齿块锚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钢锚固齿块在工厂内全焊接一次制作成型;
步骤二:对所述混凝土塔柱进行浇筑,在所述混凝土塔柱浇筑过程中,所述塔壁连接件被填埋至所述混凝土塔柱侧壁中;所述壁板紧靠所述混凝土塔柱内侧壁,且在所述混凝土塔柱浇筑过程中,所述壁板作为施工模板的一部分,减少施工模板数量;
步骤三:将所述钢锚固齿块逐个精确定位焊接于所述塔壁连接件的所述壁板表面;之后按照现场所述混凝土塔柱浇筑顺序,将所述斜拉索钢锚固齿块结构分组吊装安装就位,或者根据所述混凝土塔柱施工情况将多个所述钢锚固齿块做为一组,一次吊装就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0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