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456.3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德;羡丽娜;冯研;殷伟;陈高峰;徐洋;吉睿琪;卞馨梓;刘丹丹;于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江苏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3/06;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吴晶晶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筋碱渣 改良 结构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碱渣改良土,取碱渣、粉煤灰、粘性土适量,采用最优含水率23%进行加水拌合后,闷料7-14天促进火山灰反应;
步骤2:在路用结构模具筒内涂抹机油润滑,碱渣改良土分多层控制体积填入混合料;
步骤3:在各分层体积填入后,铺设一层加筋材料后铺设8至12cm碱渣改良土进行碾压密实,压实后再依次填入上层混合料;
步骤4:直至达到下一层加筋高度,循环往复形成加筋路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渣、粉煤灰、粘性土的比例为25~35:2~5:65~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材料采用双向土工格栅,纵肋宽5mm、横肋宽6mm,网孔净尺寸范围为30mm×30mm~50mm×50mm,厚度范围2.8mm~3.6mm,节点厚度5.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高度的两层土工栅格之间的间距为40mm~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与步骤3中的压实度92%~9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加筋碱渣改良土的路用结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用结构的两侧路肩在铺设土工格栅时,反包加铺约120至1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江苏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淮阴工学院;江苏捷达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4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