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7272.7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乔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熠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0 | 代理人: | 兰小平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箱体 加工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减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部之前通过立柱支撑,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工位区域,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工位区域设有第一驱动缸、第一夹持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按预定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柱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缸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第一驱动缸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顶板上的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本发明的工装能够一次打磨多个半箱体,打磨完成后再统一翻面或换下一批半箱体,相对于单个半箱体顺序打磨的方式大大提高的打磨效率,加快了生产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减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大功率(如:4000W以上)电动车的减速器,其内部齿轮数相对较多,为了便于组装,减速器箱体为分体式箱体,如图1~4所示,图1和2为一个半箱体,图3和4为另一个半箱体。半箱体通常采用模具铸造,脱模后半箱体内外表面较为粗燥,因此在组装成减速器之前需要对半箱体内外表面进行打磨。传统的打磨方式是将半箱体放在铣床下方的夹具上,打磨内外表面以及图2和4中半圆形台S1和S2的台面,但是一次只能打磨一个半箱体,每次只能打磨一个面,打磨一个面后就要停机并翻面一次,而且在打磨半圆形台S1和S2的台面时还需要切换工装夹具,这样单个半箱体顺序打磨的方式效率极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解决传统的减速器箱体打磨方式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部之前通过立柱支撑,所述顶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工位区域,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工位区域设有第一驱动缸、第一夹持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按预定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柱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缸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第一驱动缸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顶板上的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转臂,所述第一压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缸的驱动轴,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顶板。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顶部设有定位柱。
其中,所述顶板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撑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其中,所述顶板上设有4~6个第一工位区域。
其中,还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垂直于顶板设置,所述立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工位区域,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工位区域设有第二驱动缸、第二夹持机构和等高柱,所述等高柱按预定排列方式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等高柱下方,所述第二驱动缸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第二驱动缸的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顶板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工位区域下方设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压板、第二转臂和压头,所述第二压板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驱动轴,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头,第二压板中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外壳。
其中,所述立板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等高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其中,所述立板上设有4~6个第二工位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均为薄型气缸。
本发明的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装的顶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工位区域,每个第一工位区域均设有第一驱动缸、第一夹持机构和支撑柱,通过第一驱动缸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将待打磨的半箱体紧固在支撑柱上,夹装方便,多个待打磨半箱体可快速夹装完成,之后铣床一次开机打磨多个半箱体,打磨完成后再统一翻面或换下一批半箱体,相对于单个半箱体顺序打磨的方式大大提高的打磨效率,加快了生产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乔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乔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7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