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5019.8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战强;薛成杰;易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设备,螺旋叶片安装于螺旋主轴的外周,并绕螺旋主轴螺旋延伸;送药管沿螺旋主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螺旋主轴,至少两个输药管的喷药孔与螺旋主轴的距离不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钻杆装置钻孔;供液装置用于向送药管输送修复药剂。驱动装置驱动钻杆装置钻孔并破碎土壤,在抵达受污染的土壤层后,供液装置向送药管输送修复药剂,螺杆一边转动,喷药孔一边向土层喷射药剂,至少两个与螺旋主轴的距离不同的喷药孔可向不同直径范围的土壤层喷射修复药剂,从而增大药剂的扩散范围,缩短了修复周期,提高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原位修复技术常用于深层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工作,因其具有去除效率高、投资小、修复周期短、二次污染易于控制等优点,是目前常用的修复技术。为将修复药剂准确注入土壤深层并使修复药剂扩散至周围污染土壤,往往采用旋喷装置将修复药剂注入深层土壤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现有技术常采用螺旋钻杆对土壤进行疏松,再进行药剂的注入,或者使用固定式土壤旋喷桩对土壤进行深度原位注射。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药剂注射时,需在土壤上开挖若干注入井,向井中加入药液,通过药液在土壤中渗透扩散,其存在的缺点是:渗透性较差的土壤不能使药剂很好的分散,药剂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深度原位注射时,旋喷桩需要多次接管才能达到土壤深层,且药剂影响半径较小,修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土壤修复设备,其具有钻进、破碎和旋喷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减少了修复工序,降低修复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修复设备,包括:
钻杆装置,包括:
螺杆,包括螺旋主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安装于所述螺旋主轴的外周,并绕所述螺旋主轴螺旋延伸;
喷药组件,包括送药管和至少两个输药管,所述送药管沿所述螺旋主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螺旋主轴,所述输药管安装于所述螺旋叶片,并沿所述螺旋叶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输药管于靠近所述螺旋叶片的内侧的近端与所述送药管连通,所述输药管于靠近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的远端设有喷药孔,至少两个所述输药管的喷药孔与所述螺旋主轴的距离不同;
钻头,安装于所述螺杆的底部;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钻杆装置钻孔;
供液装置,用于向所述送药管输送修复药剂。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旋主轴沿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送药管,所述螺旋叶片的底部设有多个所述输药管,所述输药管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输药管与所述送药管对应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沿下往上方向,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变大,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径由小变大再变小。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钻头包括安装于所述螺旋主轴的底部的第一钻头,所述第一钻头具有环形固定座和多个倾斜设置的破碎刃,各所述破碎刃的顶部均安装于所述环形固定座,各所述破碎刃的底部相连接,形成尖端,所述第一钻头通过所述环形固定座与所述螺旋主轴传动连接。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破碎刃的外侧和所述环形固定座的外周均设有破碎齿。
结合上述实现方式,在本发明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钻头还包括多个第二钻头,所述第二钻头沿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螺旋叶片的底部,所述第二钻头具有破碎端,所述破碎端呈圆锥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5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