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3266.4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坤;卢瑛;陶景聪;柴振忠;孙岩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坤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4;C12M1/22;C12M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医学 微生物 实验 观察 多功能 器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涉及微生物实验器材领域,包括观察箱,所述观察箱的内部前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观察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培养皿,所述观察箱的前侧设置有取放斗,所述观察箱的上方设置有箱盖,所述观察箱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通过开设的槽口设置有玻璃板,后侧所述玻璃板位于后侧壁的右侧。通过设置的培养皿、玻璃板、滑槽、滑杆、齿牙、齿轮槽、转轴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在需要转动观察时,推动滑杆,使滑杆在滑槽中滑动,与此同时滑杆带动齿牙进行移动,齿牙再带动啮合的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再带动同轴连接的培养皿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进行360度观察,提高了观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实验器材,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
背景技术
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而在生物医学领域,会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育观察,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如培养温度等,使某些种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目前微生物实验器材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现有的微生物观察器材在使用时,往往是将装有培样细菌的培养皿放入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而培养容器往往较大,培养容器中由于是无菌环境,所以不能贸然手动转动培养皿,从而导致无法360度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效果较差;
2、而且在培养容器中进行取样时,需要打开容器,再将微生物放置在放置样品的容器中,而贸然的打开容器会导致培养容器内部微生物环境紊乱,不利于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误差;
3、由于微生物数量种类繁多,有时会对微生物的耐受性进行测试,而现有的培养容器大多功能单一,无法提高或降低温度,从而无法有效了解微生物的极限生长环境,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360度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效果较差,贸然的打开容器会导致培养容器内部微生物环境紊乱,不利于微生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实验产生误差,无法提高或降低温度,从而无法有效了解微生物的极限生长环境,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医学微生物实验观察用多功能实验器材,包括观察箱,所述观察箱的内部前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观察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培养皿,所述观察箱的前侧设置有取放斗,所述观察箱的上方设置有箱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上均通过开设的槽口设置有玻璃板,后侧所述玻璃板位于后侧壁的右侧,左侧所述玻璃板位于两个圆孔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槽和滑杆均为方形设置,且滑杆的左端延伸至观察箱外,所述滑杆的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牙,所述滑槽的后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和滑槽相连通,所述齿轮槽中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牙啮合,且转轴的上端延伸至观察箱内部与培养皿固定连接,且培养皿位于隔板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坤,未经刘玉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