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3037.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健;王曼琳;赵本超;秦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E04F15/18;F24D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吴小传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石墨 导电 自发 地板 结构 | ||
本发明是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属于地板结构领域。主要解决的是传统发热地板结构安装程序繁琐、发热不均匀、防水性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现有发热地板中使用较多的碳纤维材料造价较高以及传统地暖会占用建筑层高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防水耐磨表面层,上基层,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下基层,防潮层,防水连接线构成;将钢纤维和石墨结合作为热源,综合使用了钢纤维优秀的力学性能和石墨优良的导电性能,得到强度高、电阻小的导电发热膜,导电性能更优良;在实际应用时不占用层高,且安装工艺简单;材料造价更低;防水连接线在提高安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兼具安全性、实用性与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属于地板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面辐射采暖(简称地暖),该采暖方式以整个地面光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耐热管材或发热电缆,使整个地面均匀受热,利用地面的自身蓄热功能和热量辐射特性由下而上地进行热量的传导,最后达到供暖的目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是电暖系统,其热源是低温发热的电缆、电热膜及低温热水管,通过热源加热地板,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经由地面用辐射传热的形式把热量传递到室内。
传统的发热地板结构安装时程序较为繁琐,在安装发热电缆和发热膜前,都需要首先在地平上铺设发热电缆和发热膜,铺设完成后,再进行对应的连接,而且连接时所要做得封闭措施很繁琐。然后发热电缆完全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固定,并且在发热电缆上方铺设水泥层,最后再铺设装饰材料。而发热膜也需要在铺设完成和连接后,再铺设泡沫塑料板,然后再铺防潮膜等,最后再表面铺设装饰材料,同样,整个过程要经过好几道工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发热效果还不好,防水性也不能保证,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而且市面上已有的发热地板中,大部分热源的导电发热材料选用的是碳纤维,但尽管碳纤维电热膜的电学性能非常好,但是由于其价格较为昂贵,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此外,传统的发电电缆和发热膜等,都需要在装饰层下面铺设一层厚厚的水泥层或泡沫塑料层,非常占用层高,若是在本身房间高度不够的情况下,再缩小层高,会使人生活感觉很压抑。
发明内容
(1)技术问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发明是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拟解决的是传统发热地板结构安装程序繁琐、发热不均匀、防水性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现有发热地板中使用较多的碳纤维材料造价较高,以及传统地暖会占用建筑层高的问题。
(2)技术方案(技术路线)
为了解决传统发热地板结构安装程序繁琐、发热不均匀、防水性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耐久性差、使用寿命短,现有发热地板中使用较多的碳纤维材料造价较高,以及传统地暖会占用建筑层高的问题,本发明从自发热地板结构本身入手,提出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
一种钢纤维石墨导电自发热地板结构,包括防水耐磨表面层,上基层,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下基层,防潮层,防水连接线。
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包括外膜和发热芯层。其中,外膜为PET薄膜,发热芯层材质为钢纤维石墨混合料。
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由钢纤维、石墨粉、外加剂等经印刷,热压等多道工序制成,并与两防水连接线相连。
本发明的安装工艺为:首先在上基层的背面周边贴上切割边条,然后在所形成的内腔填入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及防水连接线,再通过聚氨酯发泡工艺,使得聚氨酯能够充满腔体,下方与下基层结合,最后再将防水耐磨表面层与防潮层与其拼接成整体结构即可。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石钢纤维石墨导电发热膜发热传递给地板,从而实现地板发热这一功能。
(3)有益效果(创新性)
本发明是一种钢纤维石墨自发热地板结构,与现有传统发热地板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