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模组的液冷系统及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2169.3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悦;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5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模组 系统 电池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层模组的液冷系统及电池包,包括左模组及右模组,左模组及右模组均包括上层模组及下层模组,上层模组包括两个上层电池模组,下层模组包括两个下层电池模组,两个上层电池模组及两个下层电池模组均沿电池包长度方向排布,左模组及右模组上布置有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及八个液冷板,四个上层电池模组及四个下层电池模组的外侧面上分别套设一个液冷板,液冷板呈U型状,进液管路分别与八个液冷板的进液口并联,出液管路分别与八个液冷板的出液口并联。本发明液冷系统设置在紧凑的双层模组上,省去了液冷系统支撑结构,减少电池包重量,在提高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双层模组中的每个电池模组冷却散热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包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模组的液冷系统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车的储能及动力输出装置,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其续航能力的保障,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电池模组需求,国家对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成组效率等提出了更高需求。受整车的空间结构影响,往往会对电池包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而后部乘客座椅下方会有一个比较高的空间,为保证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会在此处进行双层模组的布置。
目前市面上的电池包普遍采用电芯底部液冷,以口琴管及冲压板式的为主流液冷板系统,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采用硅胶垫导热,硅胶垫厚度较大,导热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底部液冷方案需要在电池包高度上预留更多的排布空间,导致整个电池包体积庞大,不适用于双层模组的排布。
同时,双层模组底部液冷需要增加支撑结构,整体重量增加较大,成本增高,影响系统整体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层模组的液冷系统及电池包,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模组底部设置液冷系统,导致的电池包体积庞大,需要增加支撑结构,重量增大,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模组的液冷系统,包括左右排布的左模组及右模组,左模组及右模组均包括上层模组及下层模组,所述上层模组包括两个上层电池模组,所述下层模组包括两个下层电池模组,两个上层电池模组及两个下层电池模组均沿电池包长度方向排布,两个上层电池模组与两个下层电池模组上下对应排布,左模组及右模组上布置有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及八个液冷板,四个上层电池模组及四个下层电池模组的外侧面上分别套设一个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呈U型状,进液管路分别与八个液冷板的进液口并联,出液管路分别与八个液冷板的出液口并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液冷板为口琴管结构,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及出液口上分别插接有快插阳接头,液冷板与快插阳接头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液冷板进液口所在的快插阳接头上固定连接有进液快插接头,液冷板出液口所在的快插阳接头上固定连接有出液快插接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路包括进液总接头及两条进液主管,所述进液总接头位于左模组及右模组同一端中间,两条所述进液主管分别位于左模组及右模组外侧面,两条进液主管的一端分别与进液总接头相连接,进液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层模组及下层电池模组上的四个液冷板的进液快插接头进行并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路还包括设置在进液主管上的两条进液支管,两条进液支管分别通过三通接头与进液主管相连接,两条所述进液支管分别与两个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外侧的液冷板上的进液快插接头进行并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出液管路位于左模组及右模组之间,包括出液总接头及出液主管及两条出液支管,所述出液总接头位于进液总接头正上方,所述出液主管的一端与出液总接头相连接,出液主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两条出液支管相连接,两条所述出液支管分别与四个下层电池模组、上层电池模组外侧的液冷板上的出液快插接头进行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海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传感器标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