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60793.X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莉;席铭洋;肖衡林;徐静;刘志杰;马强;薛田甜;柏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5/18 | 分类号: | G01K5/18;G01K5/04;G01K5/10;G01K1/024;G01K1/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银 温度计 远程 温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本装置包括水银温度计和控制电路,所述水银温度计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与控制电路相连,当水银柱随温度变化升高或下降时,所述电阻丝的电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电阻表、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通过电阻表测量电阻丝的实际电阻即可确定水银柱的高度,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电阻表所测得的电阻信号转换为温度信号,实现水银温度计的温度自动读取,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将温度信息进行远程传输,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与主流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相比,不仅结构简单、生产和维护成本低而且测量结果精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社会的推广与发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把握机会将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动自身产业的升级;温度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量之一,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工作和生产密切相关;而在一些特定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而又不方便人工经常出入的环境中,如施工养护环境、无人智慧车间、以及蔬菜大棚等,则需要一种既能有效测量环境温度,又能将测量结果进行远程传输的方法。
目前主流的远程温度测量技术和方法有:基于热敏电阻传感器的远程测温方法、电子测温计、基于光纤测温技术的远程测温方法等,但是这些测温的方法却均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其中:基于热敏电阻传感器的远程测温方法由于热敏电阻自身的特性,其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小呈现非线性,导致其测温的精度较低,而且稳定性较差;而电子测温计的电子设备容易受到湿度和恶虐环境的干扰,度数较为耗时且不够稳定,相比传统物理温度计价格也较高;而关于基于光纤测温技术的远程测温方法,虽然其测量精度较高,但造价相当昂贵仪器维护成本高,安装布线以及数据转换都很繁琐而且由于光纤传感器是高精度仪器,不适应与条件恶虐的测量环境。故发明一种稳定可靠且成本较低的远程温度测量方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的远程温度检测方法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方法,希望通过将传统物理温度计与现有信息传递技术相结合,既兼顾传统物理温度计结构简单、生产和维护成本低、测量结果精确可靠的优点,又能实现对测量结果的远程监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银温度计的远程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水银温度计和控制电路,所述水银温度计包括温度计外壳和设于温度计外壳内的储液球及设于储液球上方的细管,所述储液球内盛装有水银并与上方的细管相连通,当水银槽受热后,水银的体积会膨胀并沿着细管上升形成水银柱,所述水银柱的高度和受热程度成正比,所述细管内设有沿着其内水银膨胀方向的电阻丝,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测量水银柱以上部分电阻丝电阻大小的电阻表,通过所测得电阻大小换算得到水银柱以上部分的电阻丝高度,进而根据电阻丝的总高度计算出水银柱的高度,从而得出水银温度计的测量温度。
优选的,所述细管内设有两根平行的电阻丝,两根电阻丝顶部通过导线与电阻表相连,通过电阻表测量两根电阻丝顶端之间的电阻。
优选的,所述细管内设有一根电阻丝,所述电阻表的两个测量端分别于电阻丝顶端及储液球内水银相连,以水银作为导体,通过电阻表测量得到水银柱上部电阻丝的电阻。
优选的,所述温度计外壳为玻璃外壳,储液球和细管采用一体式制作或者分体式制作。
优选的,所述电阻丝贯穿整个细管的长度方向。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对电阻大小和温度值转换技术的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控制模块计算出的温度值信号进行远程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0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管文丘里式旋流双塔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吊顶窗帘盒结构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