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7885.2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4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841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速 线材 产能 产品质量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线材的生产工艺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采用加热炉将钢坯加热到950℃~1250℃;
2)粗轧机组轧制:采用平立交替或者平辊轧制的方式对步骤(1)加热后的方坯进行6道次短应力线粗轧机组轧制;
3)中轧机组轧制:对步骤(2)经粗轧机组轧制后,并经飞剪切头后的轧件进行6道次或8道次短应力线中轧机组轧制;
4)预精轧机组控制轧制:对步骤(3)经中轧机组轧制后,并经飞剪切头尾后的轧件进行2道次、4道次或6道次预精轧机组轧制;
5)预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对步骤(4)经预精轧控制轧制后的轧件进行预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
6)精轧机组控制轧制:对步骤(5)经预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后的轧件经精轧机组前飞剪切头尾后进行精轧机组控制轧制;
7)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对步骤(6)经精轧控制轧制后的轧件进行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
8)减定径机组轧制:对步骤(7)经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后的轧件进行2道次减定径机组控制轧制;
9)控制冷却:对步骤(8)经减定径机组4道次轧制后的圆钢进行轧后控制冷却,冷却时确保轧件头部经过轧后第一个水箱后开始开启第一个水箱水阀;
10)高速飞剪剪切头尾:对步骤(8)经减径机组后控制冷却后的螺纹钢线材进行头部尾部尺寸规格超差部分进行剪切;
11)吐丝成圈:对步骤(10)经高速飞剪切头尾后的合格轧件经吐丝机前夹送辊夹持后进入吐丝机吐丝成圈,吐丝机吐丝温度为700℃~900℃;
12)风冷线控制冷却:对步骤(11)经吐丝机吐丝成圈后的线材盘卷进入风冷线进行控制冷却;
13)集卷收集:对步骤(12)经风冷线冷却后的线材盘卷经集卷站进行集卷,经PF线冷却、打捆、称重、贴标、卸卷后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精轧机组轧制空过机架时,空过的机架为中间两道次对应机架;所述预精轧机组中间两道次空过时,机架间通过活套实现无张力轧制,控制轧件头尾尺寸及通条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组进行控制轧制,轧制机架数为2架~8架,轧制道次为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组控制轧制,轧制道次为2道次时,该两道次轧制的轧辊辊径相同,在小辊径条件下,对应电机转速不超过最高转速额定值的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定径机组出口尺寸精度最高为±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飞剪运行速度较轧件运行速度超调系数为0.2%~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定径机组轧制速度为8.0m/s~220.00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可替换为减径机组轧制:对步骤(7)经精轧机组后控制冷却后的轧件进行2道次减径机组控制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径机组轧制速度为27.0m/s~225.00m/s。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提高高速线材产线产能和产品质量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轧制生产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机架粗轧机组、切头飞剪I、机架中轧机组、切头飞剪II、预精轧机组、预精轧后水箱、切头飞剪III、机架控制轧制精轧机组、精轧后水箱、减定径机组、冷却水箱、高速飞剪、夹送辊、吐丝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未经张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78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