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新型的多功能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964.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外科 临床 新型 多功能 颅骨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新型的多功能颅骨破开修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弧面防护罩的弧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旋钮的旋转中心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螺纹孔与铁片的顶部连接,所述铁片的底部与弧形气垫的顶部连接;所述弧面防护罩的内壁设有多个观察装置,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弧面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与CT探头固定连接。该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可以实现单独对患者的修复部位进行按压固定,达到透气且舒适性好的效果;其次患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时观察颅骨康复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新型的多功能颅骨破开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
对于一些病症医务人员常需对病人进行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中一般是将人体颅骨切割部分,手术完成后再通过各种固定器材将切割下的颅骨片重新组装与颅骨上,对颅骨进行修复,术后当麻醉药失效后,患者会感受到极大的疼痛,因此需要某种装置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患者头部术后不益发生碰撞,因此需要修复保护装置对患者头部进行保护。
现有的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全面覆盖固定,易造成不透气且舒适性差的情况,且不能对患者颅骨切割位置进行稳定舒适的固定,影响颅骨修复;同时,不便于对患者的颅骨切割部位进行实时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新型的多功能颅骨破开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颅骨切割部位的位置情况,调节对应位置的固定装置,对患者颅骨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的稳定固定,便于提高患者颅骨切割固定后的整个头部的透气性与舒适性;此外,通过CT探头,能实时探测患者颅骨切割部位的修复情况,并可将实时探测的颅骨切割部位的修复情况信息传递至移动终端,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头部颅骨的修复情况。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新型的多功能颅骨破开修复装置,包括弧面防护罩,所述弧面防护罩的表面设有多个贯穿弧面防护罩内外壁的螺纹孔,所述弧面防护罩的弧面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旋钮、螺纹杆、铁片和弧形气垫;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旋钮的旋转中心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螺纹孔与铁片的顶部连接,所述铁片的底部与弧形气垫的顶部连接;所述弧面防护罩的端部设有两条连接带,两所述连接带远离弧面防护罩的端部设有下颌保护托;所述弧面防护罩的内壁设有多个观察装置,所述观察装置包括支撑杆、伺服电机、连杆和CT探头;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弧面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底部与CT探头固定连接;所述弧面防护罩的外侧壁设有电源线插孔,所述弧面防护罩内设有蓄电池、控制处理器、无线接收器和无线发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颅骨切割部位的位置情况,调节对应位置的固定装置,对患者颅骨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的稳定固定,便于提高患者颅骨切割固定后的整个头部的透气性与舒适性;此外,通过CT探头,能实时探测患者颅骨切割部位的修复情况,并可将实时探测的颅骨切割部位的修复情况信息传递至医护人员端,便于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头部颅骨的修复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面防护罩内设有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制冷半导体、两个散热片和保护壳;所述制冷半导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散热片连接;所述保护壳与弧面防护罩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位于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开有多个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