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光荧光粉、钽酸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4672.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冯鹤;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C01G3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蔡琳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光 荧光粉 钽酸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所需的原料混合压片的步骤;将所压片体置于还原性气氛中,1400‑1600℃温度下反应8‑12h的步骤;将冷却后所压片体粉碎得到荧光粉,荧光粉的化学结构式为Mg4Ta2‑xO9:Tbx,0.001≤X≤0.006,本方案以固相法制备荧光粉,经压片‑反应‑粉碎得到荧光粉,且在反应过程中对合成气氛进行微调控,还原气氛中合成,经检测发现,该合成工艺下有助荧光粉增强460nm的发光,减弱365nm的发光,掺杂Tb(即铽)增强钽酸镁的绿光部分,经试验获得的白光更接近纯正白光的色坐标,且该荧光粉的可调控性好,并提供一种钽酸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纯正的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及钽酸镁的制备方法,以固相合成法制备。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级管(WLEDs)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照明器件,相较于其他光源具有:小型固体化,耐震动、不易损坏,节能、光效高,寿命长,无污染,瞬时启动、无频闪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光源。
目前,制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发射波长为460nm的InGaN蓝光LED芯片和YAG:Ce荧光粉组成,芯片发射的蓝光激发荧光粉发射黄光,蓝光和黄光混合获得白光,但是其红色发光成分不足,白色发光性能不稳。
第二种方案是采用紫外-近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RGB混合荧光粉)实现白光发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5169235的文件中将蓝、青、绿、红等多种色彩的荧光粉混合以追求暖白光的效果,但明显可以看出,其成型工艺复杂,配比调控难,自吸收现象严重的问题。
对此,市面出现以单基质荧光粉进行白光发射的方案,但已公开的多数方案的色坐标离纯正白光的色坐标(0.33,0.33)较远,发光效果不能满足需求。
对此,本司拟以单基质荧光粉进行改良以进一步提升其白光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文件公开一种白光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合成所需的原料混合压片的步骤;
将所压片体置于还原性气氛中,1400-1600℃温度下反应8-12h的步骤;
将冷却后所压片体粉碎得到荧光粉,荧光粉的化学结构式为Mg4Ta2-xO9:Tbx,0.001≤X≤0.006。
钽酸镁是一种单基质荧光粉,属于六方刚玉结构,其发射波长在380-800nm的可见光范围,发射峰主要为365nm、460nm和680nm,460nm和680nm两处发光峰组成的白光色坐标接近纯正白光的色坐标,钽酸镁具有环境友好、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可调控性好等优点。
本方案以固相法制备荧光粉,经压片-反应-粉碎得到荧光粉,且在反应过程中对合成气氛进行微调控,还原气氛中合成,经检测发现,该合成工艺下有助荧光粉增强460nm的发光,减弱365nm的发光,再通过掺杂Tb(即铽)离子增强钽酸镁的绿光部分,经试验获得的白光更接近纯正白光的色坐标,且该荧光粉的可调控性好。
整个制备工序短,易操作,原料选择范围广,可控性强,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备的荧光粉发光效果好,产率高。
其中,X数值的范围可选择如0.001-0.002,0.001-003,0.002-0.004,0.003-0.006,0.001-0.004等,具体如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5、0.0026、0.0037、0.0042、0.0051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零校正电路和过零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离子感应的智能熄火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