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固定器及换热器管头的胀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538.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朱强;吴立华;乐有树;康国坡;张宇;张冰洁;黎崇亮;刘永福;黄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9/06 | 分类号: | B21D39/06;B21D5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奕东 |
地址: | 52845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固定器 换热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固定器及换热器管头的胀接方法,涉及换热器管头胀接技术领域,该弹性固定器包括:第一管件;安装部,与第一管件固定连接,安装部用于与机器人连接;第二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内,第二管件的内径与胀管机尺寸匹配;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固定连接;以及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胀管机与所述第二管件进行固定。将胀管机安装到弹性固定器的第二管件内,弹性部件将第二管件固定到第一管件上,使胀管机与机器人实现弹性连接。当换管板的管孔存在加工偏差时,利用弹性固定器对定位偏差进行修补,能够使胀管器与管孔保持同轴,避免了换热管在胀管时发生机械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管头胀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固定器及换热器管头的胀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在设备制造的时候,有胀管工艺,胀管又分机械胀管和液压胀管,大多数采用机械胀管。胀管就是通过胀管器对管孔内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管子直径胀大,胀接后的管子产生了塑性变形,而管板则主要处于弹性状态,管壁和管孔在胀接过程中的不均匀变形而产生的残余接触压力,使管子和管板达到牢固而紧密的接触,从而消除或减少管子和管板之间的缝隙,提高管口的密封,减少管口腐蚀。
现有的胀管方法主要是手持胀管机或半自动机械持胀管机作业,通过人工操作胀管机对准管孔,按设定的胀管参数胀管。
传统手持胀管机或半自动机械持胀管机作业,其缺点是:胀管机较重,手持劳动强度较大,速度慢。机器人胀管速度快,其缺点是:管孔在加工时使用钻床,无论普通钻床还是数控钻床,加工出的孔中心距都会存在偏差,而且每个孔的偏差值是不规则的,国家标准GB151《管壳式换热器》里面详细规定了允许的偏差值。机器人胀接采用的是标准编程,无法针对每个孔的偏差进行调整,且机器人和胀管机都是刚性机械,胀管器与管孔的中轴线存在偏差时容易对管子造成的机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弹性固定器,能够纠正管孔的加工偏差,避免管头发生机械损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热器管头的胀接方法,保证胀管器与管孔同轴,避免管头发生机械损伤。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弹性固定器,包括:第一管件;安装部,与所述第一管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机器人连接;第二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内,所述第二管件的内径与胀管机尺寸匹配;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固定连接;以及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胀管机与所述第二管件进行固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片,多片所述弹簧片一端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二管件的外圆周上,多片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内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弹簧片的数量为三片,三片所述弹簧片间隔120°布置在所述第二管件的外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件上,所述弹簧片与所述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片的松紧程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调节装置为调节螺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为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固定于所述第一管件的圆周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为紧固螺栓。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弹性固定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胀管机安装到弹性固定器的第二管件内,利用弹性部件使第二管件固定到第一管件上,使胀管机与机器人实现弹性连接。当管板上的管孔存在加工偏差时,机器人对准的位置与理论位置就存在微小偏差。弹性固定器使胀管机与机器人的弹性连接,利用弹性固定器对定位偏差进行修补,能够使胀管机及胀管器实现同轴,避免了换热管在胀管时发生机械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未经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