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945.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葛翔;石燕军;李峰;李壮;周步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79/08;C08K7/00;C08K3/38;C08L23/06;C08L23/12;C08K3/28;C08L25/06;C08L77/00;C08L83/08;C08K3/34;C08L27/18;C08L67/02;C08L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肖淑芳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导热 垫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绝缘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导热材料、高分子聚合物与粘结剂,所述绝缘导热材料为二维片状结构,所述二维片状结构沿着该绝缘导热垫片的厚度方向取向,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呈丝状,将二维片状结构相互连接,最终贯穿于所述绝缘导热垫片内部,所述二维导热填料选自氮化硼、氮化铝、碳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导热填料在片径5-300μm,优选10-200μm,最优为2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中所述二维导热填料占比50wt%-92wt%,优选60wt%-80wt%,更优选65wt%-7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中所述网络结构由高分子聚合物拉丝形成,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PI、PE、PP、PS、PA、PTFE、ABS、PET、PVDF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拉丝级,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占比1wt%-5wt%,优选为2wt%-4wt%。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中所述粘结剂占比5wt%-49wt%,优选为15wt%-40wt%,更优选20wt%-30wt%,优选地,所述粘接剂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中所述有机硅胶为液体有机硅胶,选自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环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苯基硅氧烷、α,ω-二羟基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α,ω-二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氰基硅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其厚度为0.25-5mm,优选0.5-2mm。
8.一种制备绝缘导热垫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二维导热填料与高分子聚合物混合;
(b)通过剪切方式或高速离心旋转将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转变为丝状物,并将所述二维导热填料相互连接;
(c)加入粘接剂并充分混合,使高分子丝状物贯穿于整个体系中,形成网络结构;
(d)制成片材,优选地,该片材厚度为0.2-3.0mm,优选为0.5-2.0mm;
(e)将所述片材层叠后压制成块体,并固化成型,优选地,所述固化为加热固化或常温固化;
(f)将固化成型后的块体沿着所述片材层叠的高度方向切割成若干薄片,得到绝缘导热垫片,优选地,在该步骤中,切割方式选自线切割、激光切割、超声波切割、冷冻切割、超声波-冷冻切割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采用高速剪切速率为5000-30000r/min,优选10000-25000r/min,剪切的时间为1-15min,优选5-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采用高速离心旋转,转速5000-50000r/min,优选20000-30000r/min,旋转时间5-20min,优选10-15min。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固化为加热固化,固化温度为180℃以下,优选150℃以下。
1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f)中切割形成的薄片厚度为0.25-5mm,优选为0.5-2mm。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具备热源、散热部件、以及夹持于该热源与该散热部件之间的绝缘导热垫片,其中所述绝缘导热垫片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导热垫片或者采用权利要求8-12中所述的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9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