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天然叶脉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321.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鲍容容;刘月;潘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A61B5/02;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丁睿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天然 叶脉 穿戴 压力传感器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天然叶脉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具有多孔结构;
设置在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具有孔状结构的压力结构层;
其中,所述压力结构层包括:至少两层导电层和至少一层隔离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隔离层交替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接触,至少一层所述隔离层、至少两层所述导电层均为孔状结构;当所述隔离层被压缩后在所述隔离层两侧的所述导电层连接并导通;
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基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基体上的第一导电涂层;
所述第一基体材料包括多孔海绵、泡沫、多孔硅橡胶、多孔树脂或天然叶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材料包括银、金、银纳米线、碳纳米管或还原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材料为银纳米线时,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银纳米线的直径为20nm-200nm;
和/或,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银纳米线的长度为40μm-200μm;
和/或,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银纳米线的含量为0.6mg-1m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括多孔海绵、泡沫、多孔硅橡胶、多孔树脂或天然叶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封装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和/或所述封装层为纳米纤维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二基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二基体上的第二导电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三基体和形成在所述第三基体上的第三导电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涂层的材料包括银、金、银纳米线、碳纳米管或还原氧化石墨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涂层的材料为银纳米线时,所述导电涂层的银纳米线的直径为20nm-200nm;
和/或,所述导电涂层的银纳米线的长度为40μm-2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基体为纳米纤维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11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薄膜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或聚乙烯醇。
13.根据权利要求6、11或12所述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薄膜的厚度为8μm-12μm。
14.一种基于天然叶脉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天然叶脉的穿戴式压力传感器,包括:衬底;
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层;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层;
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具有孔状结构的压力结构层;
其中,所述压力结构层包括:至少两层导电层和至少一层隔离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隔离层交替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3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恒温硬化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讯软件的安全性的自动化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