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088.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柏万文;阎应广;黄亦;蒋天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8;A01N63/22;A01N63/20;A01P5/00;A01P21/00;C12R1/465;C12R1/07;C12R1/4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969号1栋401-406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 促生型 混合 微生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菌群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supgt;10/supgt;CFU/mL发酵液,按比例后混合得到。本发明筛选具有生防促生功能的菌种组成混合菌群,协同增效,在有效防控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同时,有效提升黄瓜品质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重要的土传性病原物。我国温室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根结线虫为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目前,施用化学农药仍是防治线虫病害的主要措施,而由此带来的环境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主要障碍。目前黄瓜根结线虫在长年连作的设施内危害越来越严重,在对其防治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药剂毒性高、效果差,且污染环境、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自然界线虫天敌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及生态调控是控制线虫病害最为安全、有效的措施,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根际促生菌是自由生活在根围土壤或附生于根表、根内的可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并能抑制有害生物的有益菌类。根际促生菌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的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固氮、解磷、解钾、产植物激素、酶解降低乙烯等作用,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对矿质的吸收利用,直接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通过产生抗生素和分泌铁载体、HCN等物质,其可以抑制土壤中有害病原微生物,间接的保护和促进植物生长。接种根际促生菌,不但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也能减轻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将生防菌和促生菌组成复配菌剂,一方面可以提升作物抗病虫害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升产量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筛选具有生防促生功能的菌种组成混合菌群,协同增效,在有效防控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同时,有效提升黄瓜品质和产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病促生型混合微生物菌群,包括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所述微生物菌群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黄麻链霉菌、副地衣芽孢杆菌和解纤维素根瘤菌种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按照2%接种量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分别得1.5×10 10CFU/mL发酵液,按比例后混合得到本发明混合菌液。
进一步的,所述LB培养基的组成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10g、蒸馏水1000mL,pH值7.2—7.4,121℃灭菌19min,固体培养基另加琼脂粉15g。
进一步的,菌种在LB固体培养基上活化的条件为:25-28℃恒温培养10-18h。
进一步的,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的条件为:往复式摇床150r·min-1,28℃恒温培养24h。
进一步的,发酵液的混合比例为1-3:2-6:5-10。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将菌群制备成固体颗粒使用,这样更利于方面快捷的施用。
具体制备方法为:
将本发明混合菌液加入到无菌的草炭土中,同时加入膨润土作为粘结剂,可溶性淀粉作为崩解剂,获得含功能菌株的固形物,置于阴凉处风干1-2d。然后用造粒机造粒得到混合菌的微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