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及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952.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锋;李航;王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浅水 体内 温室 气体 排放 贡献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温室气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及测定方法。该采集装置包括底环,底环上螺纹连接有多个中间件,最顶部中间件上螺纹连接有顶环,多个所述中间件的中部均开设有进出水口,且所述进出水口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与中间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通过中间件、顶环和底环的设置,并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中间件、顶环和底环共同组出符合采样环境与要求高度的箱体,可分别采集原位水体、水-气界面、沉积物与水体产生的温室气体,并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其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值,其结构简单稳定并可拆卸携带,使用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室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及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淡水生态系统(河、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贡献者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浅水环境(溪流和小型河流)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尚不明确。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量化是应对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对各类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高质量的原位监测是进行精确评价的关键环节。其中对浅水水体进行温室气体贡献量化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各类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浅水水体中各部分排放的温室气体最终通过水-气界面释放到大气中,各部分对最终水-气界面排放的温室气体贡献量不同,但各部分贡献占比不得而知。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温室气体传输的机制,发展了各种测量方法以满足原位测量的需求,其中箱体法被广泛应用于淡水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温室气体交换测量。然而,箱法只能测量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无法识别单独水体、沉积物的贡献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及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及测定方法,具有可分别采集原位水体、水-气界面、沉积物与水体产生的温室气体、结构简单稳定和可拆卸携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测定浅水体内源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的采集装置,包括底环,所述底环上螺纹连接有中间件,所述中间件的数量有多个,最顶部中间件上螺纹连接有顶环,多个所述中间件的中部均开设有进出水口,且所述进出水口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与中间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顶环上设置有三通气阀和温度计,所述顶环的内壁设置有风扇,所述顶环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数量有两个,两个通孔内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塞;通过橡胶密封塞的设置,可以保证两个通孔分别与导气硬管和温度器中间的密封性。
通过中间件、顶环和底环的设置;并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中间件、顶环和底环共同组出符合采样环境与要求高度的箱体,可分别采集原位水体、水-气界面、沉积物与水体产生的温室气体,并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其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值,其结构简单稳定并可拆卸携带,使用比较方便。
优选的,一个所述橡胶密封塞内穿设有导气硬管,且所述导气硬管的一端位于顶环内。
优选的,所述导气硬管的另一端穿过橡胶密封塞并连通有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的另一端与三通气阀相连通。
优选的,另一个所述橡胶密封塞内穿设有温度计;温度计可以测量箱体内的温度。
优选的,所述中间件和顶环的一端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中间件的另一端和底环的一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环和中间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中间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底环和中间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环、中间件和顶环的材质均为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范大学,未经重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