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食用油原料的深加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937.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02;B02C4/2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于鹏弟 |
地址: | 236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食用油 原料 深加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食用油原料的深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加工框,加工框内设置有干燥输送装置,加工框的后侧设置有研磨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大豆食用油原料在深加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如下问题,一,需要对榨油后的大豆原料需要对其进行干燥,传统的干燥方式只是简单的对其进行加热,豆料之间相互贴合空隙小影响加热干燥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导致豆料干燥不彻底,影响其加工成豆粉的质量。二,需要人工对干燥后的豆料进行破碎,然后将破碎后的豆料研磨制成豆粉,操作复杂,无法连续性的加工,影响豆料加工成豆粉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加工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豆食用油原料的深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通常我们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通过榨油的方式将大豆原料中的油脂挤出,通过制备工艺的处理得到能够食用的大豆油,经过榨油后的原料能够用于饲料的生产,通常将这些经过榨油的豆料制成豆粉用于制作饲料的原料。
然而,现有大豆食用油原料在深加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如下问题,一,需要对榨油后的大豆原料需要对其进行干燥,传统的干燥方式只是简单的对其进行加热,豆料之间相互贴合空隙小影响加热干燥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导致豆料干燥不彻底,影响其加工成豆粉的质量。二,需要人工对干燥后的豆料进行破碎,然后将破碎后的豆料研磨制成豆粉,操作复杂,无法连续性的加工,影响豆料加工成豆粉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食用油原料的深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加工框,加工框内设置有干燥输送装置,加工框的后侧设置有研磨装置,将经过榨油后的大豆原料投放至干燥输送装置内,干燥输送装置用于对榨油后的豆料进行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对其进行干燥,研磨装置用于对经过干燥后的豆料研磨成粉。
干燥输送装置包括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框内壁的前后两侧,转动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输送链轮,前后对应的两个输送链轮之间通过输送链条相连,输送链条之间均匀设置有干燥输送机构,两个转动轴之间设置有辅助机构,位于加工框前侧的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输送电机启动后通过输送链条与输送链轮之间的配合带动干燥输送机构进行移动,辅助机构用于提高干燥输送机构运动的稳定性。
研磨装置包括两个研磨轴,两个研磨轴均通过轴承设置在加工框的内壁之间,位于加工框后侧的研磨轴通过联轴器与研磨电机相连,研磨轴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研磨链轮,前后对应的两个研磨链轮之间通过研磨链条相连,研磨链条之间设置有研磨支架,研磨支架之间设置有研磨辊,加工框后端内壁上设置有研磨作业架,研磨作业架上开设有漏料槽,研磨作业架上设置有研磨作业机构,研磨电机启动后通过研磨链轮与研磨链条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研磨辊运动,研磨辊与研磨作业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对豆料进行破碎研磨,将豆料加工成豆粉。
研磨作业机构包括等间距铰接在研磨作业架上的研磨作业板,研磨作业板与研磨作业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研磨作业板上等间距设置有配合漏料槽作业的研磨块,研磨作业架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研磨导引架,研磨导引架的上端面为倾斜机构,研磨导引架上设置有振动支链,加工框的内壁之间通过轴承并排设置有两个执行辊,两个执行辊的转轴左侧均贯穿加工框,且研磨辊转轴上设置有研磨齿轮,且两个研磨齿轮相互啮合,位于加工框后侧的研磨辊转轴上设置有一号联动轮,位于加工框后侧的研磨轴左侧设置有二号联动轮,一号联动轮与二号联动轮之间套设有联动带,研磨轴转动通过一号联动轮、二号联动轮以及联动带之间的配合控制其中一个执行辊转动,执行辊通过研磨齿轮控制另外一个执行辊相向转动,通过两个相向转动的执行辊将豆料研磨成粉。
加工框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加工框的后侧开设有出料口,加工框的前侧开设有回收口,加工框的后侧设置有从前往后向下倾斜的出料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劲龙粮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转换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CB板围框电性能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