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828.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傅金阳;张聪;梁经纬;祝志恒;蒋买勇;曹磊;宋子龙;阳军生;谭文波;陈理;张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B60R11/04;B60R11/00;G01N21/95;G01N21/95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邓宇;杨斌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工 隧洞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电动驱动组件以及与电动驱动组件电连接的电池箱,车体上还固定安装有成像支架,成像支架上设有多个沿弧形路径依次布置的成像单元,至少一个成像单元通过可调连接机构以能调节安装角度的方式安装在成像支架上。该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可调节成像角度,利于降低制作装配难度和成本,保证成像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涵洞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
背景技术
水工隧洞是在山体中开凿的引水或泄水的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枢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水工隧洞按其功用可分为:引水、输水隧洞;导流、泄洪隧洞;尾水隧洞;排沙隧洞。
由于水工隧洞内长期通水,容易对水工隧洞产生局部空蚀、开裂、渗漏等问题。在水工隧洞建成或后期养护时,需要对水工隧洞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水工隧洞的安全使用。但部分水工隧洞由于洞径较小,人员或大型车辆无法进入水工隧洞进行检测,造成水工隧洞检测困难。
现有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都是将相机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在装配好后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角度和安装位置,存在制作装配难度大、成本高,使用灵活性不高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成像角度,利于降低制作装配难度和成本,保证成像精度的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安装有电动驱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电动驱动组件电连接的电池箱,所述车体上还固定安装有成像支架,所述成像支架上设有多个沿弧形路径依次布置的成像单元,至少一个成像单元通过可调连接机构以能调节安装角度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成像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可调连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成像支架上的一个以上安装孔,各所述安装孔内穿设安装有固定成像单元和成像支架的调节螺栓。
所述安装孔为沿预设弧线延伸的条形孔,所述预设弧线的圆心和所述弧形路径的圆心重合。
所述电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多个车轮,所述驱动件固装于车体上,所述车体上的每个车轮各由一个独立的驱动件驱动。
所述车体一侧还装有拖拽吊环。
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和蓄电池,所述箱体上设有与箱体密封连接形成封闭内腔的防水翻盖,所述蓄电池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封闭内腔中。
所述成像单元的至少一侧装有补光灯带。
所述车体上还装有控制各成像单元同时拍照的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具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上设有启停按钮和指示灯。
所述检测车的前端安装有前置相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用于水工隧洞的检测车,在工作时,可通过电动驱动组件驱动车体进入水工涵洞,通过成像支架上的多个成像单元对水工涵洞洞壁状况同时拍照,一次性多角度成像,便于缩短图片采集时间以及检测时间。由于至少一个成像单元通过可调连接机构安装在成像支架上,能通过可调连接机构调节成像单元的安装角度,从而满足成像角度需求,能够降低制作装配难度和成本,保证成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