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虫提取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064.X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友;赵福强;王萍;李帅强;韩月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恩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12 | 分类号: | A01N63/12;A01N37/04;A01N37/36;A01N43/90;A01P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虫 提取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虫提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在作为杀线虫剂的应用。线虫提取物是以线虫自身为原料提取获得的,该提取物中含有一系列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所述线虫提取物,其活性化合物、其盐或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能与农业上可接受的溶剂和/或辅料混合,形成杀线虫制剂,作为保护植物抵抗线虫侵染或危害中的杀线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虫提取物及其在作为杀线虫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线虫,属线虫门,在淡水、海水、陆地上随处可见,是多样性仅次于昆虫的一个动物类群,目前有超过28,000个已被记录的物种,包括256科2271属,尚有大量种尚未命名。1743年,英国科学家Needham首次在小麦病粒中发现了小麦粒线虫后,世界各个地区相继出现对各类线虫不同的报道。1993年Yeates等学者按照线虫的取食特征、食道的结构和捕食方法等,将线虫的营养类群分成8个类群,其中植物寄生线虫(Plant-parasitic nematodes,PPN)、食真菌线虫(Fungivores,Fu)、食细菌线虫(Bacterivores,Ba)和杂食性线虫(Omnivore-predators,Op)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营养类群。如植物寄生线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杂食性线虫原始毛刺线虫(Trichodorusprimitivus)、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上述各线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等存在非常大差异,主要差异见下表1。
表1各类线虫差异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寄生线虫,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进而引发松材线虫病。寄主主要包括黑松、赤松、马尾松等松属植物。被松材线虫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松材线虫病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均有发生。我国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该病,随后相继在山东、安徽、广东、浙江等地形成几个发病中心,并向四周扩散,使这些省的局部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导致大批松树枯死,至今松材线虫病已扩散蔓延至全国18个省18个省666个县(市区),2019年发生1671.9万亩,致死松树1946.7万株,已直接威胁到我国9亿亩松科森林的存亡,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带来极大的破坏。截至全国因松材线虫病损失的松树累计仍达数十亿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上千亿元。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1855年Berkeley首先在黄瓜根际肿瘤中发现了根结线虫的存在,根结线虫是危害设施蔬菜的病原生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已报道的根结线虫种类超过了80种,在我国报道的有29种,其主范围十分广泛,调查发现大约超过3000种作物被其寄生,包括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及杂草等。胞囊线虫是一类在世界许多国家发生并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植物寄生线虫。它们引起许多重要作物的产量损失,这些作物包括禾谷作物、水稻、马铃薯和大豆等。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属大豆胞囊线虫,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是大豆专性寄生线虫,是全球大豆的破坏性害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南,河北,江苏等地。据估计中国每年由于大豆胞囊线虫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亿美元。
原始毛刺线虫(Trichodorus primitivus)是一种传毒土壤线虫,大部分发现在沙和沙质土壤中,偶尔也在粘土中发现。通过取食直接对根部造成危害。该线虫是TRV(烟草脆裂病毒)的传播介体,而TRV则会引起西红柿维管束畸形,此外它还能传播PEBV(豌豆早褐病毒),PEBV会使豌豆作物受损并能影响到紫花苜蓿、黄瓜、烟草、甜菜,导致甜菜根畸形。也可通过球茎类的花卉、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分布在温带区。大部分的有关报道来自于欧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恩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恩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