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048.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辉;周鲁滨;陈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42 | 分类号: | A61L15/42;A61L15/28;A61L15/24;A61L15/40;A61L15/44;A61L15/46;D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静电 纺丝 向导 伤口 敷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此单向导液伤口敷料采用手持静电纺丝的一次性伤口原位沉积技术制备,其包含疏水干爽敷贴层和亲水单向导液层的两层结构,其中,所述的疏水干爽敷贴层为贴近皮肤的一侧,亲水单向导液层为远离皮肤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干爽敷贴层中包含如下成分:聚乙烯醇缩丁醛、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茶树油、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水单向导液层中包含如下成分:聚乙烯醇、茶树油、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无水乙醇、纯化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疏水干爽敷贴层中含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各组分:聚乙烯醇缩丁醛 10~20份、乙基纤维素 6~12份、羟丙基纤维素 4~8份、茶树油 12~25份、无水乙醇 35~68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亲水单向导液层中包含以下按重量份计量的各组分:聚乙烯醇 8~12份、茶树油 5~1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4~8份、羧甲基纤维素 3~5份、无水乙醇 32~36份、纯化水 26~47份。
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0~10000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疏水层纺丝液的配置: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依次加入到适量的无水乙醇中,室温下高速搅拌至其溶解充分,再加入茶树油,配置成疏水层纺丝液,称其为纺丝液A;
(2) 亲水层纺丝液的配置:将聚乙烯醇加入到适量的纯化水中,加热至95 ℃,高速搅拌至溶解完全,静置冷却至70 ℃后,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搅拌至混合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无水乙醇和茶树油,室温下继续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配置成亲水层纺丝液,称其为纺丝液B;
(3) 手持静电纺丝:使用注射器抽取2~3 ml 纺丝液A,将注射器放入手持静电纺丝设备中,进行手持静电纺丝,纺丝结束后,卸下注射器;再取另一注射器抽取2~3 ml 纺丝液B,重复上述纺丝步骤进行手持静电纺丝,纺丝结束后,即制成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液A含有质量体积比浓度为2~5 % 聚乙烯醇缩丁醛、0.5~1 % 乙基纤维素、0.2~0.4 % 羟丙基纤维素、15~20 % 茶树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液B含有质量体积比浓度为4~10 % 聚乙烯醇、10~15 % 茶树油、2~6 %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2~5 % 羧甲基纤维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单向导液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静电纺丝的配置如下,纺丝距离为 5~12 cm,纺丝电压为 8.50~9.50 kV,针头型号为 23 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0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