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1869.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秋;张晨;姜睿;周晓敏;赵玉;沈娟;龙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赵巧娜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昆虫 动力学 准确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域。本发明以昆虫为对象,首次通过微量注射的方法,研究了昆虫药代动力学,具体为选取注入虫体的长度不超过1mm的进样器针头,注入的位置介于昆虫表皮和昆虫肠道之间,直肠和回肠之间,在不破坏昆虫肠道及其他器官的情况下,能够更准确的研究药品代谢情况;本发明的注射方法不涉及过多的设备及复杂的步骤,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为生物医药、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域。
背景技术
在昆虫与寄主相互适应的研究中,经常会涉及昆虫对寄主次生代谢物的适应能力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喂食方法将化学物质进入到昆虫体内分析其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情况。该方法具有很多弊端,比如由于昆虫自由取食所以不能达到取食量完全一致,而且取食时间也不能人工控制,从而导致对于这些化学物质进入昆虫体内的量和时长不能统一标准,从而对准确研究昆虫与寄主相互适应带来困难和问题;另外我们现在对次生代谢物的分析研究主要是了解其通过昆虫代谢后的最终情况,而对其代谢的过程中量的变化并没有很好的方法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目前所公开的微量注射技术多为针对细胞或大中型动植物,或极小的粉虱类且多用于研究基因干扰等方向。暂时还没有利用药代动力学方法研究鳞翅目类昆虫的显微注射技术。因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以研究化学物质在昆虫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的整个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药代动力学实验中昆虫注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微量注射研究昆虫药代动力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注射昆虫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药物注射至昆虫的腹足节间膜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药品以及注射浓度;
(2)选取外径为0.26~0.5mm的针头进行注射;
(3)麻醉,将昆虫放置在冷冻解剖台上麻醉;
(4)将昆虫放置在冷冻解剖台上,腹部朝上;
(5)将药品注射至昆虫的腹足节间膜处;
(6)将注射了药品的昆虫进行饲养;
(7)饲养一段时间后,吸取昆虫的体液,进行检测和分析;或饲养一段时间后,直接将虫体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选取外径为0.26mm的针头进行注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药品注射至昆虫的腹足节间膜处,且不进入回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体液取于胸足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包括但不限于咖啡碱、化学杀虫剂,所述化学杀虫剂包括但不限于联苯菊酯吡虫啉、甲基阿维菌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昆虫包括但不限于鳞翅目类昆虫,所述鳞翅目类昆虫包括但不限于茶尺蠖、茶蚕、银尺蠖、草地贪夜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昆虫为茶尺蠖,药品为咖啡碱时,根据虫体质量,每克虫体注射药量为0.3~0.5m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量注射的方法将药物注射至昆虫的腹足节间膜处,且不进入回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选取外径为0.26~0.5mm的针头进行注射,将注射了药物的昆虫培养一段时间后,从胸足处吸取体液用于检测和分析,或直接将虫体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选取外径为0.26mm的针头进行注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布料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边带抑制的高线性度单边带混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