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1362.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顾榴俊;黄磊;陈士超;徐汀;李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由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40 | 分类号: | C09J7/40;B32B27/36;B32B27/32;B32B27/08;B32B3/24;B32B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26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复合 离型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酯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薄膜层和PTFE微孔薄膜层;所述PET薄膜层和所述PTFE微孔薄膜层之间的结合牢度>4N/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层采用共挤流延聚酯薄膜,所述PET薄膜层的厚度为5~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微孔薄膜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微孔薄膜,所述PTFE微孔薄膜层的厚度5~25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微孔薄膜层的表面能为5~15dyn/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厚度为10~125μ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PET薄膜预处理,将聚酯薄膜进行电晕处理和除尘处理;
S2,PTFE微孔薄膜预处理,将PTFE微孔薄膜进行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除尘处理;
S3,复合辊复合,将经步骤S1处理后的聚酯薄膜和经步骤S2处理后的PTFE微孔薄膜在1~5min内采用复合辊快速复合,得到聚酯复合膜;
S4,将所述聚酯复合膜经热处理后得到聚酯复合离型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聚酯薄膜为共挤流延聚酯薄膜,厚度为50~200μm;和/或
所述步骤S1中,所述电晕处理中,电压为2~15KV,电晕速度为5~20m/mi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PTFE微孔薄膜为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微孔薄膜,厚度为5~30μm,微孔的孔径为0.15~2μm;和/或
所述步骤S2中,所述PTFE微孔薄膜进行电晕处理时,电压为2~20KV,电晕速度为5~10m/mi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复合辊复合前,对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PTFE微孔薄膜预热至180℃~260℃;和/或
所述步骤S3中,所述复合辊复合过程中,复合温度为200~260℃,复合压力为1~3kg/cm2。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复合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热处理中,热处理温度为160~200℃,热处理速度为5~2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由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由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3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巷道瓦斯及空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