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跨季节冷暖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9556.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曹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F24D3/00;F24D3/10;F25B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季节 冷暖 调节 功能 太阳能 地热能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具有跨季节冷暖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有太阳能采集端、储能装置、冷能吸收装置、地埋管网、地源热泵和能源利用端,太阳能采集端、储能装置和冷能吸收装置连通作为能源补充管路;太阳能采集端和储热地埋管连通作为第一循环管路;冷能吸收装置和储冷地埋管连通作为第二循环管路;储热地埋管系和地源热泵组成热能循环管路,储冷地埋管系和地源热泵组成冷能循环管路,地源热泵连接储能装置;储能装置、能源使用端和冷能吸收装置连通为水循环管路,能源使用端设在能源利用空间处。本发明系统通过多个循环管路来分季节利用能源,实现能源夏冬季的跨季存储和利用,为多个能源利用空间提供一站式能源补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跨季节冷暖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优质能源,但是其随着季节变化又有着不均衡。使得炎热的季节太阳能十分充足造成热量能源的浪费,寒冷的季节太阳能源虽有但整体偏冷,不够人类日常使用,造成四季冷热不均。地热能源是指埋藏在浅层的地热,其基本保持恒定温度,可以抽取出来进行人类应用,提供适宜人类的干净整洁能源,但是其品味不高。如果专门在固定区域抽取这些能源,容易造成该区域的能源抽取明显难以及时扩散补充,影响其热量效率,故而现有的地热泵都是利用电能来补充能源,造成能源难以充分利用。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331207.6公开了一项太阳能、地热及空气能综合利用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太阳能热源、地热源和空气能热源的综合利用,利用换热器、热泵机组和管路的组合,可以同时对太阳能、地热能和空气能进行综合利用,以获得较高的制热效率。经过认真分析观察可以发现该系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其无法有效地将富余太阳能存储起来,无法实现能源的跨季节利用;第二,其难以大量地存储和利用能源,及时多种能源综合利用,但是因为瞬时能源存储不足,难以高效转化,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长期稳定地进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跨季节冷暖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地热能和外界自然能源的综合利用系统。本发明的综合利用系统首先做到夏季太阳能源的采集和储存,以及冬季冷能的采集和存储,以便在冷热不同季节均衡使用,做到能源利用空间冬季和夏季都获得适宜的温度。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跨季节冷暖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地热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综合利用系统结构组成包括有太阳能采集端、储能装置、冷能吸收装置、地埋管网、地源热泵和能源使用端;
所述太阳能采集端、储能装置和冷能吸收装置通过水管路连通以形成热能补充管路,该热能补充管路通过冷能吸收装置补偿水分至太阳能采集端,太阳能采集端将太阳能源转化为含有热能的热水并将热能输送储能装置中实现热能补充;
所述太阳能采集端和储热地埋管系通过水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管路,该第一循环管路实现夏季将太阳能源转化为含有热能的热水以将热能存储在储热地埋管系所在的浅层地热层中;
所述冷能吸收装置和储冷地埋管系通过水管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管路,该第二循环管路中通过冷能吸收装置获得外界冷空气中所含冷能,将含有冷能的水通过水管路循环并存储在储冷地埋管系所在的浅层地热层中;
所述储热地埋管系和地源热泵组成热能循环管路,该地源热泵连接储能装置以将热量交换至储能装置中以实现热量的储存利用,所述储冷地埋管系和地源热泵组成冷能循环管路,该地源热泵连接储能装置以将冷量交换至储能装置中以实现冷量的储存利用;
所述储能装置、能源使用端和冷能吸收装置通过水管路连通以形成能源利用循环管路,所述的能源使用端设置在能源利用空间处以分季节供给冷能源或热能源;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热能循环管路、冷能循环管路以及能源利用循环管路中均由循环泵提供水流循环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正乙丙纳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