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6556.8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贾少辉;王颖;徐玥;李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立波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 刮水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控制方法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V2X车载通信单元,通过获取自车信息和当前路段的其他车辆信息确定当前路段存在超越车辆驾驶情况时输出刮水器提速指令;车身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单元分别与V2X车载通信单元、雨量感应单元和刮水器电机相连,车身控制单元根据当前雨量信息确定刮水器的目标刮刷速度,并根据目标刮刷速度对刮水器电机进行控制,以及在接收到V2X车载通信单元发送的刮水器提速指令时通过控制所述刮水器电机以提高所述目标刮刷速度。因此,当出现特殊行车状况时,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可实现预见性自动控制,提前控制刮水器的刮刷速度,保证驾驶员视野清晰,进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为保证驾驶员在雨雪天气的行车安全,当前车辆大都配备了电动刮水器,驾驶员可通过开关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并可通过调节档位控制刮刷速度,以此满足不同天气状况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少车型配备了自动感应刮水器,通过雨量传感器感知滴落到挡风玻璃上的雨量大小,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刮水器电机的自动控制,包括开启/关闭,刮刷速度的调节等。
虽然采用以上工作原理的自动刮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的行车场景需求,但是该自动控制方式,需要滴落到挡风玻璃上的雨量达到一定量级后,刮水器电机才启动自动控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预见性,因此在一些特定行车场景,例如雨雪天气高速超车时会因为挡风玻璃上积水量或积雪量突增,而导致驾驶员短时出现视野盲区,从而给行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而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车辆在一些特定的行车场景中,例如小雨天气高速行车时,在超越大型车辆或被大型车辆超越的情况下,由于大型车辆会带起较大雨雾,与自然降雨不同,这些雨雾是在超越过程中突发而至的,会使挡风玻璃上积水量突增,而目前的自动刮水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时自动刮刷速度是根据超车前的自然雨量设定的,该速度下的自动刮水器不能及时清除挡风玻璃上因超车所带来的突然暴增的水量,这段时间驾驶员往往处于短暂视野“盲区”,无法获得清晰视野,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通过V2X车载通信单元判断当前存在超越车辆驾驶情况时提前调节刮水器的刮刷速度,使得刮水器能够及时处理挡风玻璃上的突增的积水,解决了车辆在雨雪天气车辆高速行驶时,因超车导致的挡风玻璃上积水突增,刮水器没有及时调节刮刷速度,从而导致驾驶员短时的视野盲区的问题,提高了车辆自动刮水器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搭载有该自动刮水器系统的车辆。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自动刮水器系统,该系统包括: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载通信单元,所述V2X车载通信单元用于获取自车信息和当前路段的其他车辆信息,并根据所述其他车辆信息和所述自车信息确定所述当前路段存在超越车辆驾驶情况时输出刮水器提速指令;雨量感应单元,所述雨量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当前雨量信息;刮水器电机;车身控制单元,所述车身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V2X车载通信单元、所述雨量感应单元和所述刮水器电机相连,所述车身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雨量信息确定刮水器的目标刮刷速度,并根据所述目标刮刷速度对所述刮水器电机进行控制,以及在接收到所述V2X车载通信单元发送的刮水器提速指令时通过控制所述刮水器电机以提高所述目标刮刷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幕穹顶两用多媒体球幕
- 下一篇:一种棒材的三维数据模型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