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6021.0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元;梁琦;斯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护套 地下 管线 沉降 位移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护套线,护套线包括护套层和内芯线,护套层包覆在内芯线外,且内芯线可在护套层内移动;设置位移检测装置;设置护套层的两端固定;设置内芯线的首端与待检测地下管线固定,末端与位移检测装置联动,内芯线反馈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位移检测装置检测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当待检测地下管线发生沉降位移时,内芯线首端随之发生位移,内芯线首端的位移传递到末端,通过位移检测装置检测位移量,使用柔性护套线取代现有设备的刚性测量结构,使检测设备的安装更加方便且适用于更多安装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电气化的时代,电力地下管线广泛的分布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地下管线沉降可能使地下管线的保护外壳破损造成漏电,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地下管线沉降后拉伸导致地下管线线路发热,引起火灾,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并可能危及生命;严重时,可能直接引起区域长时间停电、线路抢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地下管线沉降的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设置参考线、标志来进行监测,存在人力成本高,不能实时监测的缺点;现有的地下管线位移变形量检测手段,以CN201721468075.8一种电缆位移变形量测量系统为例,使用刚性结构对电缆位移进行测量,存在安装不方便,检测精度低、量程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地下管线位移变形量检测系统存在安装不方便,检测精度低、量程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包括:
设置护套线,所述护套线包括护套层和内芯线,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内芯线外,且所述内芯线可在所述护套层内移动;
设置位移检测装置;
设置所述护套层的两端固定;设置所述内芯线的首端与待检测地下管线固定,末端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联动;
通过所述内芯线反馈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
优选地,所述设置位移检测装置步骤包括:
设置旋转编码器,设置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联动;旋转编码器采集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
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超过则发送警报。
优选地,所述设置位移检测装置步骤还包括:
设置位移显示系统,包括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所述第一绞线盘与所述第二绞线盘之间设有带刻度软尺;
通过所述内芯线反馈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绞线盘固定,
当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发生位移,所述内芯线的首端跟随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移动,位移传递至所述内芯线的末端,所述内芯线的末端拉动所述第一绞线盘转动,并带动所述带刻度软尺移动,显示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
设置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第二绞线盘连接,旋转编码器采集与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对应的所述第二绞线盘的转动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
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超过则发送警报。
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系统,包括:
护套线,所述护套线包括护套层和内芯线,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内芯线外,且所述内芯线可在所述护套层内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
- 下一篇: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