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6021.0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元;梁琦;斯宝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护套 地下 管线 沉降 位移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护套线,所述护套线包括护套层和内芯线,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内芯线外,且所述内芯线可在所述护套层内移动;
设置位移检测装置;
设置所述护套层的两端固定;设置所述内芯线的首端与待检测地下管线固定,末端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联动;
通过所述内芯线反馈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位移检测装置步骤包括:
设置旋转编码器,设置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联动;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的步骤还包括:
旋转编码器采集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
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超过则发送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位移检测装置步骤还包括:
设置位移显示系统,包括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所述第一绞线盘与所述第二绞线盘之间设有带刻度软尺;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绞线盘固定,
当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发生位移,所述内芯线的首端跟随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移动,位移传递至所述内芯线的末端,所述内芯线的末端拉动所述第一绞线盘转动,并带动所述带刻度软尺移动,显示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第二绞线盘连接,旋转编码器采集与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对应的所述第二绞线盘的转动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
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若超过则发送警报。
5.一种采用护套线的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套线,所述护套线包括护套层和内芯线,所述护套层包覆在所述内芯线外,且所述内芯线可在所述护套层内移动;
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其中,所述护套层的两端固定,所述内芯线的首端与待检测地下管线固定,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联动,所述位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芯线的运动以检测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用于将采集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内芯线的末端联动;
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超出设定阈值时发送警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检测装置还包括位移显示系统和外壳体,所述位移显示系统包括第一绞线盘、第二绞线盘,所述第一绞线盘与所述第二绞线盘之间设有带刻度软尺,所述内芯线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绞线盘固定,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带刻度软尺对应的位置设有显示窗口;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第二绞线盘连接,用于采集与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对应的所述第二绞线盘的转动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量输出;
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数字信号量并判断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移量超出设定阈值时发送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图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0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头
- 下一篇:即时通讯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