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用振膜、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5334.4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闫付臻;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2 | 分类号: | H04R7/12;H04R9/02;H04R9/06;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 器用 制备 方法 发声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扬声器用振膜、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所述扬声器用振膜包含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与两塑料膜层,两所述塑料膜层中一所述塑料膜层覆盖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一表面,另一所述塑料膜层覆盖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另一表面;其中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由丙烯酸酯乳液、固化剂、润湿剂、消泡剂制成,所述丙烯酸酯乳液中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在20万至200万之间。本申请丙烯酸酯乳液中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使得制备的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进而使得基于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制备的扬声器用振膜也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用振膜、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扬声器行业根据产品对性能、听音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行业内许多产品都在采用塑料层与阻尼胶层复合的材料用作扬声器用振膜。塑料层可以提供扬声器用振膜振动时所需的刚度,阻尼胶层可以提供扬声器用振膜振动时所需的阻尼,并且阻尼胶层可以提供良好的粘结性,由此可以保证保证扬声器用振膜各层间的振动一致性。其中丙烯酸酯压敏胶膜因其优异的粘结性、阻尼性、使用工艺简单和低成本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行业所用的丙烯酸酯压敏胶膜均采用溶剂型丙烯酸酯胶水,其经过涂布加工制得。但是,在涂布过程中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由此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通过溶剂型丙烯酸酯胶水制备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由于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一般在20万以内,使制得的扬声器用胶膜材料耐高温性较低,进一步导致形成的扬声器用振膜的耐高温性较低。然而,随着扬声器产品朝向大功率的方向发展,对扬声器用振膜的耐高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的溶剂型丙烯酸酯胶膜无法满足扬声器用振膜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振膜、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及发声装置,旨在解决当前制备的振膜耐高温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振膜,所述扬声器用振膜包含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与两塑料膜层,两所述塑料膜层中一所述塑料膜层覆盖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一表面,另一所述塑料膜层覆盖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另一表面;其中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由丙烯酸酯乳液、固化剂、润湿剂、消泡剂制成,所述丙烯酸酯乳液中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在20万至200万之间。
优选地,所述塑料膜层包含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厚度为5um至50um。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至-60℃。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在150℃下的储能模量为0.01MPa至1MPa。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经60℃-70℃、90%至98%湿度环境处理165小时至170小时后,与所述塑料膜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变化量小于15%。
优选地,所述塑料膜层与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之间的的剥离强度大于或等于150g/25mm。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在80℃*1h下的持黏力小于或等于0.2m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所述扬声器用振膜制备方法包括:
将100质量份的丙烯酸酯乳液、0质量份至5质量份的固化剂、0.1质量份至5质量份的润湿剂、0.1质量份至5质量份的消泡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中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万至200万;
将所述混合物涂布于一塑料膜层表面,经70℃至120℃加热固化2min至10min后,在所述塑料膜层表面形成水性丙烯酸酯胶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