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4802.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勇军;付翔;杨晓东;吴俊杰;王富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H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曾利平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车辆 主动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利用试验区域和参考区域在同一位置的多组噪声信号准确地获取声压基础差值,再根据实际声压级与声压基础差值之间的关联关系(即主动降噪效果等于实际声压级减去基础声压级)定量地描述主动降噪效果,消除了主动降噪设备以外因素的影响,获得了主动降噪设备真实的降噪效果,准确地评价出主动降噪设备在城轨车辆上的降噪效果,提高了评价准确性,对推动主动降噪设备在城轨车辆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轨道交通行业对车辆的噪声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司机室驾驶员工作时间内噪声暴露的防护要求。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制定中,司机室内的噪声限值要求明显比客室内要求高。而传统的噪声控制一般通过隔声、吸声等处理方式来降低司机室内噪声,但这种处理方式会带来增加车辆重量以及安装空间等问题。
主动降噪技术现今逐渐在飞机、汽车等交通领域应用。主动降噪技术因其总重量轻,安装空间小,可以对特定噪声频率或者特定的目标区域进行控制。主动降噪技术同样适用于城轨车辆司机室内针对驾驶员单一人员目标的降噪控制。然而现今的主动降噪技术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或者个别样机验证阶段。
主动降噪技术未在城轨车辆上广泛应用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受到车辆实际运行中噪声特点的影响,难以准确地评价出主动降噪设备的实际降噪效果。主要表现为:
1、主动降噪调试一般是在线采集城轨车辆噪声信号,在声学实验室进行声场回放、声场重建,然后搭建模型进行产品调试,实验室搭建的模拟司机室与实际车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准确地评价出实际降噪效果;
2、主动降噪设备在降噪效果的验证也需要在实线运营车辆上进行。因城轨车辆运行噪声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为主动降噪产品的实际降噪效果的评价带来巨大影响;难以区分出控制目标的噪声减少量,是因为车辆运行变化产生差值,还是由主动降噪设备产生降噪效果。
如图1所示,主动降噪试验的各参数调试或对主动降噪设备的实际降噪效果评判时,评判目标都是尽可能大幅度地降低控制目标区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等效持续A级声压级(简称声压级)。例如,对噪声源较为稳定的目标进行主动降噪控制时,开关主动降噪设备前后控制目标处的声压级差值(△P=P1-P2)就为主动降噪效果。对城轨车辆司机室进行噪声控制时,受轨道条件、运行速度实时变化的影响,声压级差值△P由以下部分组成:
1、主动降噪的实际降噪效果,即主动降噪设备自身调试或者评价测试所要得到的目标值;
2、由主动降噪设备以外的参数引起的误差,如运行速度、线路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测试误差。
因此,采用上述的通过采用开、关主动降噪设备获得控制目标区域的声压级差值,来调试或者评价主动降噪效果的方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实现,存在评价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准确地评价出主动降噪设备的实际降噪效果的问题,排除主动降噪设备以外因素的影响,准确地评价出主动降噪设备在城轨车辆上的降噪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的主动降噪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相邻设置且结构相同的两个控制目标区域为研究对象,以两个控制目标区域中的一个为试验区域,另一个为参考区域;
步骤2:在试验区域和参考区域均未设置或开启主动降噪设备时,获取不同工况和线路条件下试验区域和参考区域在同一位置A的噪声信号,分别记为和其中为试验区域未设置主动降噪设备时在位置A的第i个噪声信号,为参考区域未设置主动降噪设备时在位置A的第i个噪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摄像直读式NB-TOT远传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