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冷却移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3400.4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根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根守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冷却 移送 装置 | ||
1.一种钢管冷却移送装置,用于冷却完成热处理的钢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壳(110),分别在两端形成用于引入钢管的钢管引入口(111)和用于排出钢管的钢管排出口(113);
钢管移送部(12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下部,用于移送钢管(A);以及
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通过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和钢管排出口(113)来沿着与钢管(A)的移送方向并排的方向供给冷却气体来冷却钢管,
上述冷却气体循环供给部(130)包括:
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
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向上述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的下部和上部供给冷却气体;以及
气体回收循环部(160),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间区域的上部,通过向上述外壳(110)内部施加吸入压力来使得分别向上述钢管引入口(111)和上述钢管排出口(113)供给的冷却气体(B1)朝向上述外壳(110)的中心沿着与钢管并排的方向移动之后被回收并向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和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再供给,
上述气体回收循环部(160)包括:
回收腔室(161),设置在上述外壳(110)的中心区域的上部,内置有用于向上述外壳(110)的内部施加吸入压力的吸入风扇(162);
入口送风管(165),设置有入口送风扇(167),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以及
出口送风管(168),设置有出口送风扇(169),用于连接上述回收腔室(161)与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
上述入口气体供给部(140)包括:
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上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下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上部气体喷嘴(141a);
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引入口(111)的下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上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入口下部气体喷嘴(143a);以及
入口气体连接管(145),用于连接上述入口送风管(165)与上述入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41)及上述入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43),
上述出口气体供给部(150)包括:
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51),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的上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下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出口上部气体喷嘴(151a);
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53),在上述外壳(110)的钢管排出口(113)的下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设置有朝向上部喷射冷却气体的多个出口下部气体喷嘴(153a);以及
出口气体连接管(155),用于连接上述出口送风管(168)与上述出口上部气体供给腔室(151)及上述出口下部气体供给腔室(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冷却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收腔室(161)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回收的热交换冷却气体的温度;以及
冷却气体补充部(170),与上述回收腔室(161)相结合,用于补充冷却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根守,未经张根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4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减小贾凡尼效应的印刷电路板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