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041.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葛庆;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10 | 分类号: | G06Q10/10;G06F16/35;G06F40/166;G06F40/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排序 问卷 设计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日志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通过Q问卷进行调查获取受试者主观态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通过线上与受试者连线,受试者结合问卷提示条件即可完成调查,节约了使用Q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本,增加了P样本选择可能性。本发明整合了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技术,能够直接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打破了以往需要借助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Q方法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Q排序问卷即Q问卷,是建立在Q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是Q方法论中探究人们主观性的重要一环。Q方法论是在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的积矩相关分析的“R方法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R方法研究对象通常是人,从观察者的角度了解人的行为,用少数的测试项目测量一大群人,然后根据这群受试者在测验上的表现,找出一些影响受试者行为或态度的共同因素,主要研究的是特性间的关系。而Q方法论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某一主题的意见陈述,从受试者的角度了解人们内在行为的发生,以多个项目测试一小群人,根据测验结果将其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观念等分成不同类型,或将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验结果进行对比,探究其态度等的变化,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关。R方法只关注因子载荷问题,而在Q方法中因子载荷只是开始。
Q方法论由英国物理学学者和心理学学者威廉斯蒂芬森首创。学者表示尽管从最抽象的哲学概括、外交谈判到人们的日常对话,主观性无处不在,并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主观性有时又总是稍纵即逝的,因此,主观性有时被认为是不可能被系统而精确地研究的。Q方法论的目的正是要使人们能够稳定地描绘出其主体性以便对其进行系统而严格量化的考察,前提是主观性是可交流并且总是从言及自身开始的。因此只要对交流进行客观分析的手段在分析过程中不破坏或改变交流这种言及自身的特性就能对主观的交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理解。
随着Q方法论逐渐被学者关注,其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例如:心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等领域。但是其应用仍基于传统的手动设计和操作,研究者需要一对一地对受访者进行调查,陪伴受试者接受调查的全过程,最终拍照记录所有受试者的Q排序结果,然后人工进行受试数据统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将Q方法问卷设计由传统的线下设计、调查转变为线上设计和调查,使Q问卷设计更方便快捷;同时还实现了Q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双重需求,打破了以往需要借助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局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日志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均与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和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还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菜单和角色进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用户信息及用户所在的地域进行管理;所述系统日志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内操作的所有记录进行查询或修改;所述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对问卷进行设计、对用户问卷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所有问卷的受访者信息进行汇总;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优选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菜单管理单元和角色管理单元;所述菜单管理单元,用于对系统内所有菜单进行管理和修缮;所述菜单,包括:菜单名称、菜单编号、链接地址、后台请求路径、排序号、父菜单名称、父菜单编号、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
所述角色管理单元,用于记录系统内所有角色信息,并对所述角色信息进行管理;所述角色分为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所述角色信息包括:角色名称、管理员级别、创建者、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0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