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热解处理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155.3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发;孙琪琛;赵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B53/00;C10B57/0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处理 方法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热解处理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微波热解处理设备内的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出气口处当前气体中有机废气分子的第一当前浓度、腔体内的当前温度和/或所述腔体内待处理对象的当前成分含量;确定与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处理策略;根据所述目标处理策略,控制进行目标处理操作。也就是说,本发明能够根据出气口处当前气体中有机废气分子的第一当前浓度、腔体内的当前温度和/或腔体内待处理对象的当前成分含量,实现高效且快速热解处理含油污泥、固废、污废、危废等其它待处理对象的目的,不仅处理效果高而且处理效果好,降低了能耗,从而提高了微波热解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微波热解处理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并且含油污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如何高效且快速处理含油污泥越来越成为热门研究对象。
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包括:(1)对含油污泥及其中含有的杂物进行破碎预处理,作为待处理物料;(2)将待处理物料进行化学热洗处理以脱附有机物;(3)将化学热洗处理后的含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4)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固相输送至回转式高温间接热相分离装置进行无害化处理;(5)将回转式高温间接热相分离得到的还原土处理后输出,并将回转式高温间接热相分离产生的热解汽抽出后进行冷却及分离。
然而,由于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方法通过依次进行杂物破碎预处理、化学热洗处理、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及冷却分离处理的方式处理含油污泥,过程复杂且耗费时间,从而导致含油污泥的处理效率不高且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在处理含油污泥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热解处理方法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含油污泥处理方法通过依次进行杂物破碎预处理、化学热洗处理、固液分离、无害化处理及冷却分离处理的方式处理含油污泥而导致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效率不高且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热解处理方法,所述微波热解处理方法应用于微波热解处理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微波热解处理设备内的目标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出气口处当前气体中有机废气分子的第一当前浓度、腔体内的当前温度和/或所述腔体内待处理对象的当前成分含量;
确定与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处理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处理策略,控制进行目标处理操作。
可选的,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所述出气口处当前气体中有机废气分子的第一当前浓度时,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处理策略,包括:
将所述第一当前浓度与第一预设参考浓度进行匹配,得到第一目标匹配结果;
当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当前浓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参考浓度时,确定包括增大微波功率的目标处理策略;
当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结果表征所述第一当前浓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参考浓度时,确定包括将所述当前气体排出的目标处理策略。
可选的,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包括所述腔体内的当前温度时,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特征参数匹配的目标处理策略,包括:
将所述当前温度与预设参考温度进行匹配,得到第二目标匹配结果;
当所述第二目标匹配结果表征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预设参考温度时,确定包括控制所述设备继续执行目标微波热解处理操作的目标处理策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青朗万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