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纤维形式薄膜与细胞层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054.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秉;廖智菁;徐新怡;沈盈妏;邓允中;沈欣欣;陈宜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9/00;C08L67/04;C12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形式 薄膜 细胞 | ||
1.一种非纤维形式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
胶原蛋白以及聚酯类高分子,
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在该非纤维形式薄膜中的含量为1~60wt%,
又其中该非纤维形式薄膜在水性液体中具有1~200μm/小时的膨胀速率或0.1~2%/小时的单位时间膨胀比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胶原蛋白包括以下的至少一者:
第一型胶原蛋白(type I collagen)、第二型胶原蛋白(type II collagen)与第三型胶原蛋白(type III collage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胶原蛋白为第一型胶原蛋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在该非纤维形式薄膜中的含量为1~5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非纤维形式薄膜的成分由该胶原蛋白与该聚酯类高分子所组成,且该胶原蛋白与该聚酯类高分子的重量比为95:5、90:10、80:20、70:30或5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的分子量为50,000~1,500,000D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的固有黏度为0.15~7.0dl/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包括以下的至少一者:
聚己内酯(polycarprolactone,PCL)、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甘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与聚羟基戊酸酯(polyhydroxyvalerate,PHV)。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非纤维形式薄膜为多孔薄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多孔薄膜的孔洞的孔洞尺寸为1~50μm。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为聚己内酯,其中该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800,000~1,500,000D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非纤维形式薄膜为无孔薄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为聚乳酸,其中该聚乳酸的固有黏度为0.15~7.0dl/g。
14.一种非纤维形式薄膜,是由一方法所制备,
其中该方法包括:
(a)配制一混合溶液,
其溶质,包括:
胶原蛋白以及聚酯类高分子,
其中该聚酯类高分子于该溶质中的含量为1~60wt%,
又,其溶剂包括,全氟化碳溶剂;以及
(b)将该混合溶液进行干燥以形成薄膜,
其中该薄膜在水性液体中具有1~200μm/小时的膨胀速率或0.1~2%/小时的单位时间膨胀比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溶质于该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5~20wt%。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胶原蛋白包括以下的至少一者:
第一型胶原蛋白、第二型胶原蛋白与第三型胶原蛋白。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纤维形式薄膜,其中该胶原蛋白为第一型胶原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0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接合单元、燃料电池系统电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