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955.1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冰;邢旭东;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S17/08;G06K9/00;G06K9/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7140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接触 测温 装置 | ||
1.一种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处理器(9)、移动平台、数据采集模块及二维云台;
所述二维云台,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用于调节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角度;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图像传感器(1),设置在所述二维云台顶部,用于检测人脸图像信息;
TOF传感器(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均设置在所述二维云台顶部并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下方;所述TOF传感器(2)用于测量目标额头区域与其之间的距离,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3)用于获得环境温度及目标额头体表温度;
红外距离传感器(11)和超声波传感器(13),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前后两端,用来检测所述移动平台两侧是否存在障碍物;
所述主控处理器(9),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图像传感器(1)、TOF传感器(2)、红外温度传感器(3)、红外距离传感器(11)及超声波传感器(13)通信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二维云台和移动平台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处理器(9)接收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所述二维云台的角度及移动平台的行进进行控制,最终通过计算获得目标人体内部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器(9)为STM32F407单片机,通过串口接收来自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器(9)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目标人体内部温度:
Y=ALX1+BX2+C
其中,A,B,C为待定常数,L为所述TOF传感器(2)采集到的测量距离,X1、X2分别为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3)采集的目标额头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Y为目标人体内部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为PowerSensor视觉传感器,所述PowerSensor视觉传感器采集人脸图像信息的过程具体为:
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
改变图像尺寸,并采用Gamma校正算法将RGB图转换为灰度图;
对灰度转化后的图像信息进行直方图均衡化;
采用Haar特征分类器和局部的Laguerre图像矩对经过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信息提取特征,根据坐标自动提取感兴趣区域;
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检测;若在感兴趣区域内无人脸目标则进行全局检测;
识别人脸,确认人脸在图像中的坐标,将人脸坐标发送至所述主控处理器(9),暂存人脸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非接触人脸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云台包括:
支撑架(4),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
薄壁轴承(15),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中间并与所述支撑架(4)连接;
上舵机(16),水平设置在所述薄壁轴承(15)上并与所述薄壁轴承(15)连接;
U型支架(17),其两侧分别与所述上舵机(16)的输出轴及远离所述上舵机(16)的一侧连接;所述上舵机(16)控制U型支架(17)转动;
下舵机(14),设置在所述薄壁轴承(15)下方,其输出轴与所述薄壁轴承(15)的轴承内环连接;当所述下舵机(14)机转动时,带动所述薄壁轴承(15)的轴承内环转动,外环保持静止,完成X轴运动;
所述上舵机(16)和下舵机(14)均与所述主控处理器(9)电连接;
所述TOF传感器(2)和红外温度传感器(3)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所述U型支架(17)顶部前侧;
所述U型支架(17)顶部设置有安装块(18),所述图像传感器(1)设置在所述安装块(18)前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师范学院,未经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9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